任何新東西的崛起,都需要外界的養料。除道之外,不會有任何事物,一誕生便是巔峯。嬰兒的長大,需要從母親,從外界汲取營養。國家的建立,也要踩在舊國度的屍體之上。
一個新東西的出現,必然意味着舊的衰落。但同時,如果舊的不衰落,新的又哪裏有機會崛起呢。舊的一切,都將必然會成爲新生事物的養料。
正如這贖罪券體系,他的核心便在於罪孽與力量的轉換。罪孽爲原材料,力量爲成品。贖罪券本身,便是用來制造罪孽。
但是初期的贖罪券,可是換不來力量的。依靠贖罪券來激發社會矛盾,是需要時間的。而在這之前,貴族便成爲了贖罪券體系原材料罪孽的制造機。
他們每時每刻所制造的罪孽,都成爲了玄靈教神職人員力量的來源。他們犯下越大的罪孽,玄靈教的神職人員便會擁有越大的力量。
直到玄靈教徹底消滅貴族,將其完全榨幹,已經成長到贖罪券體系可以自我循環爲止。至於贖罪券體系的自我循環,到底是什麼表現,赤龍自然也有過自己的計算。
在一個玄靈教以贖罪券體系徹底掌權的世界之中,這些神職人員們以贖罪券來破壞社會所共同制定承認的法律與道德,放縱衆生,任由他們爲惡。
而這些犯下的罪孽,又會成爲玄靈教神職人員力量的來源。這些神職人員們,掌握了力量之後,又會去犯下更大的罪孽。
就這樣如雪球一般,越滾越大,罪孽越來越多,力量也越來越大。
力量帶來罪孽,罪孽轉換爲力量。
無限循環,無限強大。
最終的結果會是什麼,赤龍計算的很清楚,無非是整個人類社會全部滅亡。而那個時候,想要獲得力量,想要繼續去創造罪孽,那麼便需要去破壞玄靈教本身的內部規則,內部道德。
當玄靈教內部開始互相殺戮,對彼此犯下罪孽之後,最終的結果便是只有一個人活下來。那唯一的一個人,成爲了整個人類社會一切罪孽的承載者。
他將會成爲真正的罪孽與力量之主。贖罪券體系的也歷史任務,也就到此爲止。
玄靈上帝爲何要如此做,他的老對手赤龍當然知道。昔日的赤龍,爲晨星之子,玄靈上帝的副手。哪怕反叛之後,也完全輪不到與玄靈上帝平起平坐。
可是隨着曠日持久的戰爭之後,赤龍越來越強,玄靈上帝卻越來越弱。因爲赤龍是真實的罪惡,而玄靈上帝卻是虛僞的善良。
虛僞在真實面前,幾乎沒有任何力量。
玄靈上帝怎麼會容忍自己的造物,自己的僕從,與自己平起平坐。赤龍越強,對他而言,便是越大的羞辱。所以玄靈上帝必須要去對付赤龍。
而直接正面打架,從來都不是玄靈上帝的做事風格。搞一些陰謀,玩一些套路,才是他的一貫作爲。
而這罪惡與力量之主,便是玄靈上帝最忠誠的屬下,用來混入邪惡,罪孽,敵對,反面的陣營,從赤龍的手中一點點的去侵蝕奪取他的權柄。
赤龍不知道玄靈上帝爲了研究這罪孽與力量的轉換,到底花費了多少時日,但是這項技術,的確是非常強大,就連赤龍都非常垂涎。
如果赤龍能夠得到這項技術,那麼他就可以去在每一紀元,去培養自己強大的僕從。他的勢力會越來越強大,而玄靈上帝的力量則會越來越弱小。
不過要得到這項技術,就得給赤龍足夠長的時間。如果玄靈教很快便將整個貴族榨幹,滅掉整個人世間,決出最後的強者。那麼赤龍很可能會因爲時間不夠充足,而無法成功解析罪孽與力量轉換的技術。
所以必須要出現能夠與玄靈教打擂臺的存在,那位虛無素白之主選擇了衆生,將天地之權限將其開放,而赤龍則選擇了貴族體系,賜予他們自己的魔力。
於賀還在赤龍龐大的軀體封鎖之下,聆聽着這位偉大魔鬼,所有童話故事之中的最強反派的神訓。
當然赤龍並沒有對這於賀說到什麼罪孽與力量之主的推測,僅僅是告訴他,貴族的存在,僅僅是玄靈教成長的養料。
對於於賀乃是,赤龍自然有騙人的可能,但是他自己也有判斷的能力。
天地發生了巨變,所有人都有變異獲得超自然力量的可能,可是這種變異的概率,並不會因爲你的身份是農奴,平民,還是貴族,而發生變化。
所有人在這天地巨變面前都是絕對平等的。
但是有一種人不同,那就是玄靈教的神職人員。他們受到了玄靈上帝的庇護,可以利用贖罪券來獲得力量。
這種情況之下,身爲貴族的於賀自然也明白自己這羣家夥,是爹不親娘不愛的。誰是導致了天地巨變,於賀不知道,但很明顯那位大人是不愛他們貴族的。而自己崇信了一輩子的玄靈上帝,也沒打算賜予自己力量,只偏愛自己的僕人玄靈教。
無論是衆生幹翻了一切,還是玄靈教鎮壓天地,最終結果都是一樣的,貴族都得死。
而貴族到底是不被關注的可能大呢?還是被選中作爲玄靈教之養料的可能大呢?於賀自認爲他們貴族也是在歷史舞臺上活躍了上千年的存在,想要不被重視,也不太可能啊。既然如此,那麼赤龍的話,也許便是真的了。
雖然貴族犯下了許多的罪孽,但是有多少人會因爲自己罪孽深重,就願意去死呢?求生的本能,是人類最基礎的欲望。貴族們,也是如此。
與其成爲別的集團成長的養料,還不如去投身另一方大佬的陣營,能與玄靈上帝所對抗的存在,魔鬼的陣營。
“偉大的魔鬼啊,與玄靈上帝同樣偉大的存在。唯有你,憐愛我們這些可憐的貴族。所有人都拋棄了我們,唯有偉大的魔鬼啊,依舊看着我,關懷着無知的我。
我願意,以我的身心來侍奉您,請賜予我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