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已爲宿主打開商店。”隨着系統清澈的女聲響起,陶棠棠面前調起了古風古色的商店櫥窗。

商城右上角大大顯示着餘額:490銅錢。

包子和韭菜盒子就不用說了,固定商品她不稀奇。

現在主要關注的是隨機商品。

陶棠棠目光掃過,隨機商品詳情顯示了出來。

【糖葫蘆-5銅錢】【千層底布鞋-10銅錢】

“咦?有糖葫蘆,這個可是我的最愛啊!”陶棠棠看到糖葫蘆瞬間欣喜。

而且布鞋來的也很及時,她今天看到爹和娘的布鞋,都已經非常破舊都快磨破了。

她覺得是時候給全家人都換一下布鞋了,上次商城裏的布衣趙曉英沒讓買。

說是這逃荒的人身上哪可能會有嶄新的衣裳,這樣穿着恐怕會很扎眼。

可這千層底布鞋總不至於還扎眼吧!

陶棠棠大筆一揮,四雙千層底布鞋,兩串糖葫蘆。

50銅錢輕松花去。

“娘,妹妹。看我買了什麼。”陶棠棠興衝衝的出了系統。

“咦?居然有糖葫蘆。”梨梨這個隱藏的喫貨,瞬間眼睛裏都閃爍起了光芒。

“呀,這麼厚實的布鞋。”趙曉英反而關注到了那四雙大大小小的千層底布鞋。

“咱們快換上看看,不然鞋已經這麼破舊,恐怕等兩天走路都是問題。”陶棠棠說道。

“我先喫一口糖葫蘆,好久都沒見到過這麼大的了。”陶梨梨趕緊接過糖葫蘆,滿足的咬了一大顆。

剛還覺得有些貴的陶棠棠,一看這麼大串紅彤彤的糖葫蘆也算值了!

一家人帶着樹葉草帽,一邊喫着糖葫蘆,坐在牛車上晃晃悠悠的繼續趕着路。

“娘,前邊好像是有人欸!”陶棠棠無意間發現前方好像出現了人影。

“遇到有逃荒的人也正常,大家都想往鎮子和城裏跑,等明天估計會更多的。”趙曉英一邊編着草墊子一邊說道。

“好像是個婦人帶着孩子。”陶梨梨也看了過來。

牛車離得越來越近,果然是個婦人牽着一個小男孩。

“娘,清河鎮還有多遠啊,我好渴。”小男孩穿着打滿補丁的還有些破舊的衣裳,手臉都有些髒髒的,停下來對她母親說道。

“一會兒前邊肯定有河,娘這次給你多裝點水,好不好?”婦人輕聲哄着小男孩。

“好。”小男孩舔舐了一下自己幹裂的嘴脣,怯生生的對母親應了一聲。

“是不是累了,娘再背你一會兒?”婦人看着小男孩步伐慢了很多趕緊關切的說道。

“娘,我不累,我自己能走。”小男孩非常心疼自己的母親。

他中午休息的時候,親眼看到娘的腳底走出了好幾個血泡,可娘一句疼都沒喊。

這時候哪能讓娘再背着自己呢。

可是現在頭好暈,腳底好痛。

果然,小男孩還沒走幾步,就暈倒在了路上。

“寶兒,寶兒。”婦人看孩子暈倒在路上,趕緊叫道。

陶家一看這情況,趕緊停了牛車。

“妹子,你們這是咋了。”趙曉英下了牛車趕緊上前問道。

“寶兒可能是中暑了。”那個年輕的婦人着急的落下了眼淚。

“快給他抱到陰涼的地方來,我們這裏有水。”陶棠棠也趕緊跳了下來,手裏拿着水囊。

“多謝幾位好心人!”婦人連連道謝。

他們把孩子抬到了樹下,只見小男孩的臉被曬得紅彤彤的。

“把他頭抬起來,給他敷一下額頭。”陶棠棠用水浸溼了一塊布巾疊在一起遞了過去。

空間裏的水非常涼爽,浸溼的布巾可以起到降溫效果。

果然,等他們重復擦拭了幾次,小孩就緩緩醒了過來。

他迷迷糊糊的看向自己母親。

“娘,我沒事兒,我還能走。”小男孩虛弱的說道。

“你這個小不點,都中暑暈倒了還要走,快先喝點水。”陶棠棠看着小男孩嘴上兇巴巴,心裏其實有些心疼。

小男孩沒接水囊,先下意識的看向了自己母親。

“喝吧,再謝謝這位姐姐。”婦人點了點頭說道。

“謝謝姐姐。”小男孩這才接過水壺,咕咚咚喝了好幾口,一看就知道這是渴急了。

“娘,你喝。”小男孩懂事的遞給他的娘親。

“娘喝過了,寶兒感覺好點沒。”婦人安慰道。

“娘,我沒事,咱們繼續走吧。”寶兒急切地說道。

“不知大妹子你的姓名,你們又是要去哪裏?”趙曉英問道。

“叫我翠姑就行,我們到清河鎮。”翠姑答道。

陶家四口對視了一下,他們明天也正好路過的也是清河鎮。

“趕巧了,我們明天也是到鎮子上。你們孤兒寡母行走實在危險,不如我們一路過去吧。”趙曉英說道。

“不敢麻煩了,你們停下來幫忙,我已經很感激了。”翠姑十分感激眼裏噙着淚。

“你是沒事,可孩子怎麼熬的下去。明天就到鎮子了,無妨的!”趙曉英趕緊說道。

“謝謝諸位,大恩不言謝。”翠姑趕緊說道。

就此,陶家四口帶着翠姑和寶兒一起上了牛車。

“翠姑,你們是要去鎮子上投奔親戚嘛?”陶棠棠問道。

“嗯,去找寶兒他爹。”翠姑臉色有些復雜。

“那怎麼你們孤兒寡母的在路上,他不來接你們呢。”陶棠棠疑惑道。

“我還沒有見過爹爹。”寶兒低低的說道。

“爲什麼?你爹在鎮子上這麼忙嘛。”

“棠棠!”趙曉英提醒了她一聲,讓她不要再追問,很明顯他們是有苦衷的。

“其實告訴你們也無妨,孩子他爹是村裏爲數不多的讀書人,他在我懷寶兒那一年去了鎮子裏讀書考秀才。

他說考中了就回來接我們,可是自此就沒了音信,現在家裏也沒了親人。”

“如今實在是沒辦法了,只能帶上寶兒去鎮子尋他爹。”翠姑緩緩道來。

“寶兒今年都四歲了,他去讀書又不是幹嘛,怎麼連個信都沒呢。”陶棠棠氣憤的說道。

“不能怪他,可能是還沒有考中,這才沒有回來吧。”翠姑說道。

“他連個音信都沒有,而你到了鎮子連個親戚都沒,帶着孩子住哪裏,怎麼找啊。”趙曉英聽到她的話也皺起了眉頭。

“我打聽了他們書院的名字,不論如何,我都得帶着寶兒見他爹一面的。”翠姑堅定的說道。

陶棠棠總感覺這事情有些怪怪的,但也沒辦法說什麼。

路上她給寶兒喫了玉米面餅子,還別說,這孩子真聽話。

趙曉英一路上和翠姑聊天,一邊還一起編着墊子。

臨近晚上,他們停靠在了一個山腳下,裏邊有個很淺的山洞,可以讓他們暫時歇息一晚。

本章已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