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這是新來的嗎?”有個健碩的中年人走了過來問道。
“他們也是往蘇城逃荒的,都是些婦人孩子,我正勸他們加入咱們隊伍呢。”張老摸着自己的胡子說道。
“呀,你家還有個牛車呢,那去蘇城的路上可是方便很多了。”中年人有些羨慕的說道。
“小兄弟,隊伍不過就是搭個伴而已。你放心,物資什麼的都是自己管自家的。”張老似乎看出了陶立業的疑慮,趕緊說道。
“是啊,前邊有好些山路,不但會有野獸出沒,還有很多山賊土匪呢。人多咱們也好互相照應一些,畢竟去蘇城可還要走好些日子呢。”中年人也過來勸道。
陶立業聽到張老說的物資分配問題,還有中年人說到危險,也不由的猶豫起來。
他說這事要和一家人商量一下。
“爹,他們攔下你是要做什麼?”陶棠棠看自己爹走了回來,趕緊問到。
“他們是一個逃荒隊伍的,說要我們加入隊伍,才能在這裏休息。”陶立業回道。
一聽這話,趙曉英有些疑惑。
“立業,這到底怎麼回事?”
“這隊伍看樣子也是臨時組建的,他們說是前邊都是山路,有土匪野獸出沒,怕是不安全。但如果我們不加入隊伍,他們不放心我們在旁邊休息。”陶立業說道。
“嗯,我聽別人說起過,逃荒路上有這種隊伍都是正常的,大家都希望人多些遇到事兒能互相照應。”翠姑說出自己的想法。
“爹,那加入他們有什麼條件嗎。”陶梨梨問道。
“沒有說,那爲首的叫張老,他只是說進隊伍也只是結伴同行,物資都是自己管自己的。”陶立業說道。
“現在去找別的地方怕是不好找了,天都快要黑了。”趙曉英看着周圍,天色已經暗了下來。
“爹,既然沒什麼條件,我們就先進隊伍看看吧。如果有什麼問題,我們再走就好了。”陶棠棠說道。
衆人都表示同意,於是陶立業就牽着牛車過去了。
走近一看,這隊伍大大小小有十幾戶,總共四五十個人。
爲首的張老見陶立業牽着牛車過來,趕緊慈眉善目的迎接。
“小兄弟,你們一家來了就好。進了隊伍就像進了大家庭一樣,大家都很好說話的。”張老說道。
“大家都是逃荒的,都不容易,以後還請您多多關照。”陶立業回道。
“不如簡單的介紹一下吧,我年紀大,叫我張老就行。”張老摸了摸胡子看向了牛車上的人。
“張老,我叫陶立業,這是我的妻子趙曉英,以及我們的兩個女兒棠棠和梨梨。這邊是我妹妹翠姑,以及她的孩子寶兒。”
陶立業簡單的介紹了一下自己的家人,而翠姑和寶兒也顯然已經成爲了他們的一份子。
大家簡單的打了招呼,張老熱心的給他們家領到了一塊平整的地方。
“這邊安靜些,你們家不如就在這裏休息吧,如果有遇到什麼問題,就過來找老朽。”張老笑着說到。
“多謝,張老。”陶立業拱了拱手謝道。
這塊地方確實不錯,離其他戶人家都遠一些。
而且旁邊還有一些草,正好讓大黃也能喫點新鮮的草葉休息一下。
等張老走了,他們也四周打量了一下。
周圍的人家大多都推着一個小平車,上邊綁滿了生活用品,鍋碗瓢盆席子褥子。
晚上都會用草席子茅草之類的搭建一個簡易的帳篷,旁邊生個火堆隨意烤些東西喫,有條件的還能煮點小米粥。
“爹,感覺咱們逃荒這路上,恐怕比想象中還要難呢。”陶棠棠有些感慨。
“放心吧,還有爹呢。”陶立業摸了摸她的頭。
陶立業他們一家把草席子之類的都拿下來,旁邊還收集了一些幹草,準備也搭建一個草帳篷。
不然晚上可是沒法睡的。
等他們一大家子忙活的時候,離的最近的那戶人家有人走了過來。
“你們是新來的吧,我姓牛,叫我牛大壯就行了。”一個憨厚的男子走過來,有些害羞的撓了撓腦袋,手裏還似乎端着一罐東西。
“牛兄弟你好,我叫陶立業,您有什麼事兒嗎?”陶立業回道。
“你們家剛來,要忙活的事還很多。我媳婦煮了點小米粥,看你家孩子多,讓我過來送點給孩子們先墊墊肚子。”牛大壯不好意思的把陶罐遞了過來。
“牛兄弟你家的好意我們心領了,如今家家都不好過,我們哪還能收下您這珍貴的口糧呢!”陶立業趕緊把陶罐推回去。
“哎呀,你們就收下吧,不過是些小米粥。不然我媳婦看我拿回去,肯定得揪我耳朵了。”牛大壯皺着眉頭難爲的說着,讓陶立業一定要收下。
陶棠棠姐妹一聽牛大壯的話,頓時撲哧一聲笑了出來。
原來這個牛大壯是個怕老婆的,這也恰恰說明他家是個心善好相處的。
趙曉英見這情況也只好收下,連連感謝着,還說一會兒給他們送陶罐回去。
“都是些窮苦人家,但大多數人的心地還是善良的。”趙曉英感嘆的說道。
“娘,我們一會兒給他們家也送點玉米面餅子和饅頭吧。”陶棠棠說道。
“和我想得一樣,不過送點玉米面餅子就行了,饅頭在這逃荒隊伍裏還是太扎眼了。”趙曉英說道。
“還是娘想的周到。”陶棠棠笑道。
翠姑和陶梨梨背着背簍回來了,裏邊裝着木柴還有一些茅草。
這些足夠今晚生火還有搭建帳篷了。
趙曉英簡單的說了旁邊的牛家送來了小米粥,讓大家先分着喝一點墊墊肚子。
大家都有些飢腸轆轆,喝了一點粥這才恢復了些精力。
陶立業升起火堆,讓大家照料着,然後就又去忙着搭建帳篷去了。
其實這帳篷也簡單,就是用木棍先搭出一個三角形,弄成一排用布子藤條固定好。
上邊都鋪上茅草還有席子,基本上就可以滿足擋風保暖的需求了。
裏邊再鋪上一層茅草再鋪上席子和褥子,空間大小剛好夠兩個人躺着睡覺。
搭好的樣子就像一個三角形的睡袋帳篷。
陶立業按着這個標準,搭建了三個一模一樣的帳篷,這下大家都有棲身之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