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陶立業也算是一戰成名。
他們一回城內,陶立業就被蘇文山請到了官署,正式介紹給了衆位官員和幕僚。
客卿這個職位,說白了就是蘇文山籠絡人才的一種手段,在現代的話,這個職位就叫顧問。
雖然沒有正式編制,但也是能拿到官家的福利和月俸的,而且還不用日日起早貪黑去值勤,平日裏他基本上就是掛着一個頭銜,等有相關事宜需要他的時候才會請他過去。
這個職位對陶立業來說,那可是再滿意不過了。
他可不喜歡做什麼官,他只想安安靜靜做個技術崗。
如今陶立業渾身的工程專業終於算是有了用武之地,而且這工作簡直就是大家想要追求的最高事業標準了,錢多事少離家近。
現在還能被郡守重視,他就可以大肆發揮自己的專長,說不定還能有機會在這大夏朝修建一些利國利民千古流芳的大工程呢。
比如都江堰,三峽大壩這些遠近聞名的宏大工程,想到這兒陶立業的眼睛都快要笑彎了。
官署的各位官員和幕僚們都已經聽說了陶立業的事跡,都對他十分敬仰,紛紛主動過來結識,都是一口一個陶先生,把陶立業都有些喊得飄飄然。
就在此時,年大人陳大人等人也都從永濟縣救災趕回來了。
永濟縣堤壩經過他們的艱苦奮戰,也算是堪堪擋住了洪水,如今已經下令把堤壩都重新整修了。
在他們回來的路上,就已經聽說了蘇堤的險境,直嚇得心驚膽戰。
畢竟他們都沒想到蘇堤也會出問題,各大水利官員和能調動的官兵都去了永濟縣,蘇堤這邊幾乎已經沒了可用的人才。
不過最好的結局還好,聽說是出了一個人才協助郡守,才把蘇堤給挽救了回來,這讓他們都長長舒了一口氣。
年大人還聽說這個人才對水利和工程方面極有天賦,如今還被郡守大人招爲了客卿,想到今日就能相見,他的心中瞬間激動起來。
這下他之前起草的那份南水北調運河方案,說不定能有人可以深度探討一下了。
“郡守大人,年大人和陳大人到了。”官差進來稟告道。
“快讓他們進來吧,永濟縣救災的事兒也多虧他們了。”蘇文山趕緊宣他們進來。
年大人進來一拜見完郡守大人,就趕緊坐下四處尋找起來。
郡守蘇文山一見此景頓時不禁勾起了嘴角,心中不由生出幾分戲謔之心。
“年郡丞,你可是在找新來的陶客卿?”蘇文山趕緊問道。
“郡守大人果然洞如觀火,下官的心思根本逃不過郡守大人的法眼。”年郡丞趕緊回道。
陶立業一聽被點名,也就順勢站了出來。
“見過年大人。”陶立業行禮說道。
年郡丞一聽,趕緊抬頭望去。
“早已聽說過了陶先生的事跡,久仰久仰。”年大人匆匆回禮。
可兩人這四目一對,年大人就直接愣住了。
他是實在沒想到,傳說中挽救蘇堤的大才陶先生,居然就是蘇城當今最有名的食肆——東籬下的掌櫃。
那日十五,郡守大人帶他們去東籬下賞詩文,自己還掏錢爲郡守大人買了一幅臨摹的珍品呢,當天的那個掌櫃不就正是眼前的陶先生嗎?!
“真是太巧了,原來您就是陶先生啊。”年大人緩過神來趕緊說道。
這身份也算是很快就拉近了兩人的距離。
陶立業那日自從見了郡守,基本上已經猜測到,那天陪他過去的其餘三人恐怕也都是蘇城位高權重的官員了。
今日一見,果然。
眼前的年大人不就是當天那個出手闊綽的“冤大頭”嗎。
陶立業其實也沒想坑他們的,誰想有一個美麗的誤會把人就給坑慘了,他們還都樂呵呵的一幅撿到寶的模樣。
唉,以後既然都是同僚了,那麼就從別的地方給他補償補償吧。
坐在上首的蘇文山好像是看了一場好戲,等事宜商量完畢就讓衆位都退下了,獨留下了年大人和陶立業。
“年郡丞,陶先生,你們二位現在也不用多加介紹了吧。”蘇文山笑道。
“確實沒想到,自己原來早已和陶先生見過了,真是無巧不成書啊。”年大人附和道。
“你上次交上來的折子我都細細看過了,主旨不錯,但技術方面實行方案太難,工期也拖得太久,這麼大一筆支出,朝廷恐怕難批啊。”蘇文山接着說道。
“郡守大人,這方面得事宜我已經和很多水利官員商討過了,這工程方案和工期都是已經是按以前修運河的最快工期估量的,確實已經沒辦法再縮減工期和支出了。”年大人緊張的說道。
陶立業耳朵不由得一動,他們說什麼?南水北調?!
那晚郡守似乎就無意間提起過這個方案,他當時還以爲郡守是有感而發,隨口提的。
他當時也沒太顧及,就說了很多自己的想法,還有一些新奇的思路,當晚讓郡守大人連連稱奇。
“哈哈哈哈哈哈,如今能幫你的人正在你眼前啊。”蘇文山看年大人如此緊張趕緊笑道。
年郡丞抬頭看了看蘇文山又看了看陶立業。
“難道,陶先生已經有新的高見?!”年大人的眼睛一下就亮了起來。
“說不得是什麼高見,不過年大人的想法和陶某確實不謀而合,我對南水北調大運河這個工程確實也非常感興趣!”陶立業的心中也瞬時激蕩不已。
原本還以爲是郡守大人見蘇堤災情引發出的提議,沒想到南水北調居然是眼前年大人的想法。
果然,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覷,居然這麼早就已經提出了如此驚世駭俗的工程提案。
“如此甚好,有了陶先生對年郡丞的鼎力協助,想必這個方案一定能盡快落實下來!那麼本郡守就等着你們二人的好消息了。不過這個方案還未成熟之前,千萬不要泄露出去。”蘇文山細細的叮囑道。
陶立業和年郡丞相視一笑,這是自然。
隨後,陶立業就跟着年郡丞去了他的府上。
等陶立業真正看到年郡丞那厚厚的方案稿件的時候,瞬間就被吸引,當看到其中的巧思之處時陶立業都驚嘆不已。
不過裏邊的一些建築方案想法不夠落實,陶立業爲了表述清楚直接鋪紙畫起了草稿,和年郡丞一起商議起來。年郡丞看到如此精巧新穎的圖紙後不禁拍案叫絕,直呼陶先生爲世間大才!
兩人席地而坐相談甚歡,惺惺相惜。
現代的思維和古代智慧的火花就在此刻碰撞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