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番“脣槍舌戰”下來,那兩人也歇了心思,失去了繼續聊下去的興致了。
至此,屋內衆人便陸陸續續的散了。
回到家中的林白玉,不由得回想起之前偶遇張美鳳的事情,再結合張嬸今天的表現,心裏有了推測。
看來是原書女主張美鳳不知道怎麼就得知(或者說是引導)她的渣前前夫和那個叫吳翠翠的女人勾搭成奸,甚至那二人極有可能還珠胎暗結了(但也有可能是張美鳳給吳翠翠提供了新思路,讓吳翠翠借着她的話順勢而爲)。
等時機成熟後,張美鳳再引蘇母去“捉奸”,揭破了蘇俊文和吳翠翠的醜事,逼迫蘇家人做出選擇。
從結果來看,張美鳳定然是心想事成了。
接着,又從蘇家人身上狠狠地撈了一筆,同時借着工作一事安撫住了蘇家人,讓他們對她的婚事松口。
至於張美鳳那所謂幫忙的朋友,大概就是從“黑市”認識的。
再大膽一點猜想,林白玉覺得之所以張美鳳會選擇去做新華書店的售貨員,十有八九就是她這一世想要參加高考吧。
將收集到的信息整合後傳給系統,果然收到了系統任務完成的提示。
“恭喜宿主解鎖了‘原書女主張美鳳重啓新人生(任務二)’。”
任務二?林白玉不解。
於是她召喚出小白來解惑:“小白,怎麼突然冒出來個任務二啊?”
“是的,宿主。你還記得你上次偶遇張美鳳嗎?那次你完成的任務就是任務一。”小白回道。
聽到小白的話,林白玉回想了一下,好像確實是這樣。
上次她偶遇張美鳳,套路渣男的時候,系統提示任務完成時好像說的就是任務一。
只不過上次她顧着和謝清元說話,沒注意到這個。
林白玉略微有些尷尬的轉移了話題,“咳,那接下來還有個任務三是吧。”
“宿主真聰明,竟然猜到了呢。”小白誇張地稱贊林白玉,還向她比了個心。
林白玉:......行吧,她就是這麼聰明呢。
“確實很快宿主就將迎來下一次任務,在你完成下一次任務後,才會告訴你累計收集到的能量值。”小白繼續道。
“這樣嗎?難怪這兩次不見系統提示能量收集進度了,果然關於張美鳳的任務都不太一般呢。”林白玉說道。
......
果然,如系統所言,沒過多久,村裏再次掀起了關於張美鳳的流言,只不過這次還捎帶上了原書男主——任興華。
天氣漸冷,林白玉也越發不愛出門了,但整日待在家裏也不是個事兒。
於是林白玉便隔三差五出去串串門,其中去的最多的除了林大娘家、林大夫家就還有謝清元和鄭佩珍那了。
沒錯,在做了一段時間的鄰居後,林白玉和鄰居鄭佩珍的交集也變多了。
兩人相處之下,發現對方和自己都頗有些脾性相投,勉強算得上是個能和自己說說話的朋友了吧。
因爲林白玉懶得動彈,而且畢竟是未婚男女,謝清元家也不好常去,更別說待太久了,待久了指不定被村裏嘴碎的人怎麼編排呢,所以鄰居鄭佩珍自然而然的就成爲最優選。
天冷了也不怎麼需要下地幹活了,鄭佩珍如今也和林白玉一樣在家裏貓冬。
隨着林白玉和鄭佩珍之間的往來越發地密切,林白玉時不時到鄭佩珍家做客的時候,也經常能碰到馬大姐,順帶的她和與鄭佩珍親如姐妹的馬大姐也算得上是熟人了。
這天,林白玉又一次到鄭佩珍家做客的時候,終於接到了第三次任務的提示。
“檢測到能量波動,請宿主積極完成‘原書女主張美鳳重啓新人生(任務三)’。”
“咦?馬大姐也在?正好我帶了些瓜子和糖果,咱們一起說說話。”林白玉被鄭佩珍迎進門後,在鄭佩珍的屋子裏見到了正在烤火的馬大姐。
地上的火盆裏還烤着幾個小小的紅薯,散發出甜甜的味道。
見到林白玉來了,馬大姐也顯得挺開心,讓林白玉也趕緊一起烤火取暖:“快來,一起烤火取取暖。”
馬大姐翻了翻火盆裏的火炭,讓它們燃得更旺些。
不多時,炭火便噼裏啪啦的響起了幾聲爆鳴聲:“這個天是越來越冷了,再過些日子我怕是都不願意來佩珍這兒了。”
鄭佩珍挨着馬大姐坐下,將雙手湊近火盆取暖,嘟囔道:“那讓麗娟姐(馬大姐原名馬麗娟)你搬過來和我一起住,你又不樂意。”
“我也想和你一起作伴啊。可我是知青點小組長,我要是搬出來了,那真就是亂了套了?”馬大姐無奈地說道。
“行了不提這個了。”馬大姐岔開話題,將烤的焦香的紅薯從火盆裏取出,放在一旁晾着。“紅薯也烤好了,剛好你們待會一人一個,我喫兩個。今天你們誰都別和我搶啊。”
聽到馬大姐的話,林白玉和鄭佩珍都忍俊不禁,紛紛表示不會和她搶。
就在三人一邊喫着烤紅薯,一邊聊天的時候,鄭佩珍好似想起了什麼似的。
緊接着,就見她神神祕祕地對馬大姐和林白玉說道:“哎,你們聽說了嗎?最近好像村裏的嬸子們對張家那個張美鳳好像都有些看法。”
林白玉心想,來了!
林白玉面帶疑惑地接過了鄭佩珍的話:“張美鳳?她啊,她不是要去城裏做售貨員了嗎?估計嬸子們是想給她介紹對象吧?”
而馬大姐似乎也知道不少事,平日裏她不也是愛說這些的人。
但也許是對交好的小姐妹敞開心扉了,又或者她也按捺不住八卦的天性了吧,她對着林白玉和鄭佩珍說道:“我也聽說了,確實也是關於鄭佩珍對象的事。”
“不過,可不是什麼介紹對象,也與她前對象無關。”說到這,馬大姐不自覺的壓低了聲音,“是關於張美鳳和任興華的,任興華就是上次那個將張美鳳從水裏救上岸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