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是在目眥欲裂咬牙切齒的狀態中看完了這些紀彔片和電影,氣的須發皆張,雙目瞪大,呼吸急促、雙手緊握,渾身發抖。
李逍遙很是佩服他,想當初,他可沒辦法一口氣看完,要麼緩一緩,要麼直接關了,要麼氣的跳腳,口中罵罵咧咧,恨不得將鬼子們千刀萬剮,碎屍萬段!
李世民長舒一口後,緩慢而堅定的數道“仙師,你的意思我懂了,放心,朕必將踏平歐羅巴,屠盡本子島”如此對待我華夏子民,朕必將千百倍的報復,斷其傳承,夷其全族”
李逍遙點頭說道:“陛下的決心我明白了,要不要聽我的想法??”
“仙師請講”
“以陛下千古一帝的雄才偉略,不需要我這普通的修仙之人對陛下指手畫腳,只會徒增笑耳。
做皇帝您是專業的,說實話這諸天萬界也找不出來幾個比您更優秀的皇帝了。在做皇帝上,陛下非常成功,可謂是登封造極。我只專注於修仙,您的政治手腕和軍事才能比我強多了。
所以陛下放心,我定會千方百計的讓你長生,成就這宏圖霸業,讓華夏走出一個嶄新的未來,如果我們從巔峯上滑落,就讓我們從來時的路重新走過。
l李世民聽到這內心澎湃,熱血上湧。,仙師見多識廣仍如此誇贊自己,對自己極爲認可。這可比大臣的馬屁聽着舒服上萬倍!當真是令人喜不自勝。
只是聽到最後一句,這仙師李逍遙也是個有故事的人吶。
“所以,陛下,我的話你聽聽便是,這不是對你的要求,只是一點帶有個人情緒的看法,採納與否,你自行取舍。”李逍遙鄭重的說道
咱們今後要在全世界範圍內開荒採礦修橋鋪路,這些可都是死亡率極高的工作啊。讓我華夏子民來做,實在是於心不忍啊,陛下也不必屠城滅族,都抓來幹活豈不美哉,女的留下來,配給子民多生孩子增加人口,讓他們一代代的變成只知華夏的自己人,畢竟陛下還有大片疆土需要人口去佔領啊。”
“仙師此言甚妙,殺戮太多確實有傷天和。”李世民哈哈笑道
“當然對於那些冥頑不靈的死硬分子,有殺錯勿放過。對於心向大唐者還是可以給他們改過自新的機會。”
“讓他們每天完成勞作之餘,讓他們學習我大唐的文化,我所說的文化只是些風花雪月,繁榮富強的皮毛,這些由那些沒事幹的儒生們來教導便可。實用的知識一概不教,每隔一段時間對他們進行考核,表現優秀者給予各種獎勵,比如提高地位,成爲小頭目、發放勳章、給予食物獎勵、休假獎勵、金錢獎勵,給他一個盼頭。
將他們洗腦成大唐最忠實的狗,讓他們對這些俘虜、同胞們進行監工,表現好的可以讓他們成爲大唐的子民,感受大唐的繁榮富強,再讓他們回來宣傳我大唐之雄美,轉化更多的人做大唐的狗!讓他們狗咬狗便是。”(聽着操作熟悉不)
李世民聽後,連連拍手叫好,“仙師此計真是妙不可言啊。以後必然成果喜人,只要我大唐一直繁榮富強,便有人會自帶幹糧爲我辨經!”
聽到李世民說起了爲我辨經,李逍遙便想起了後世關於野豬皮的那句話“入關之後,自有大儒爲我辨經”不由深深嘆了一口氣。便問道:“陛下,以爲儒家如何?”
李逍遙之所以會這麼問,是因爲歷史上李世民可極其推崇儒家,貫徹了以民爲本,實行仁政的方針。李世民的治功常被概括爲偃武修文,崇文尊儒,求賢科舉,正身修德、納諫去讒,誡盈崇儉,務農安民、固本寬刑、懷柔安邊等。
其中崇文尊儒都能被單獨拿出來寫進史書由此可見一斑。
果然李世民的回答全是對儒家的尊崇和認可。
李逍遙暗暗嘆了一口氣,將歷代孔家的作爲播放給李世民看,着重播放了元朝、明末清初的那一段,還有專家對儒家的解析。
“好啊,好的很,忠君愛國,好一個忠君愛國啊!好一個修身平天下,好一個儒家典範,孔聖後人。”
又給他看了下宋朝的士大夫與國君共治天下,朱熹鼓吹婦女裹小腳,貞潔烈婦。
“好一個女子無才便是德,好一個裹小腳,好一個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儒家真是出了一位大才啊,這也能被吹成聖人,這羣狗玩意,爲了掠奪財富土地,當真是不要臉面,以爲朕看不出來嗎!儒家當真是好算計啊!”
(因爲程朱理學的統治地位的確立,導致有才學之人個個成爲了害怕創新,一心只有“理”的榆木腦袋。而在宋朝起源的裹小腳的陋習,爲何會如此興盛於後來的華夏,也差不多有着程朱理學推波助瀾的“功勞”。清朝讓華夏徹底走向了衰敗,其原因也很大一部分是因爲程朱理學禁錮了整個社會思想的原因,而其重大的危害也一代又一代傳了下去,
“滅人欲,循天理”。所謂人欲,就是人類對美好的向往及追尋美好過程中的行爲;事實上如果連這個都要滅,那麼人的存在就成了行屍走肉般的生活,只滿足基本生理需求,人類還怎麼進步?)
李逍遙又接着播放了關於明朝的黨政、八大晉商的紀彔片
其中八大晉商對內與朝廷文臣勾結,把持朝政。對外賣國通敵,將重要物資糧食、鐵器、紅衣大炮、重要情報等賣給野豬皮滿清入關,從萬歷到天啓,明朝一直都期望以經濟封鎖限制後金的發展。但是因爲晉商的存在,以張家口爲基地,通過蒙古向後金輸送糧草等軍事物資,甚至傳遞情報,協助後金擊敗明軍。順治初年,入籍內務府,封爲八大皇商。
看的李世民是觸目驚心,冷汗直流。要是大唐有一天也面臨此種境地該如何破解?
問道:“陛下,儒家除了宣傳了恕、忠、孝、悌、勇、仁、義、禮、智、信這些,還有什麼治理國家的實際應用嗎?除了喊口號,他們還能幹啥?孔子提倡教授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現在這些讀書人除了之乎者也還會什麼?”
不等李世民回答李逍遙又宋朝和明朝文官對武官的打壓的紀彔片放了一遍,問道:‘這樣的儒家勢力,陛下又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