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歇了歇,才又繼續說道:“朝廷那我也會上書,請父皇再派一個合適的人,盡快來上任嶧城知縣。當然,如果在座的各位有推薦的人或者想自薦來做這嶧城的知縣,也可盡數報上來。如果合適,我個人願意向朝廷從中推薦人選。”

衆人面面相覷,這是從天上掉下來個大佬,要搶他們的地盤兒?

他們怎麼可能就乖乖交出手中的權利呢?

別說從外面再空降一個人過來任知縣,就是寧王爺指定他們中的一個人來做知縣,也是他們絕對不會允許的!

嶧城的下一任知縣,必須從他們這些人中間來,而且必須是他們自己選出來的。

要不然,像上一任知縣一樣,空降來了嶧城,也活不長。

後臺再硬都沒有用!

林會紀看衆人的目光都齊齊看向了杜林奇,心裏就大概猜出來了,這嶧城看來是按照聲望來安排官位的。

大家夥能在他施加的壓力下面將目光聚集到杜林奇身上,說明這個杜林奇在目前的嶧城應該是最受尊重的人。

搞不好在上一任知縣到任之前,嶧城衆官員心目中推選出來的知縣就是杜林奇。

難怪他周身氣度和其他的官員不太一樣,還能做到不卑不亢,有理有據,進退有度。

只是這個杜林奇在凌晨第一面見到的時候,他就沒給林會紀留下什麼好印象。

而且這滿屋子的人,當下的表現也讓林會紀心下暗惱。這些人莫不是以爲這嶧城是得天獨厚,自立爲王的一方諸侯?在他們眼裏,西朝只是任他們玩弄於股掌之間的一個憨傻朝廷?

他無法容忍這幫人將西朝朝廷視若無物!

可是目前的形勢來看,他要麼拔掉杜林奇,換上自己心腹的人上來。一方面打散嶧城官員自立爲王的權力結構,另一方面,讓新上任的知縣將嶧城帶到和朝廷同心協力的路子上來。

要麼就向這羣地頭蛇低頭,先去蘇州府解決了蘇州府的麻煩,再回來解決這裏的問題。

半日下來,林會紀將嶧城的現狀摸清楚了個大概,天將黑未黑的時候,他站起身,打了個哈欠說道:“在下一任知縣到任之前,嶧城所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先報到我這裏來。”說完,看了眼杜林奇。“如果杜大人,願意替本王分憂的話,就請杜大人,替本王好好想一個接任的人出來。哦,對了。蘇州府連年瘟疫,想來如今百姓應該是水深火熱,缺糧少食。以後往蘇州府提供糧食的任務,也需要由嶧城來承擔。你在物色下一任知縣的時候要記得,看看此人是否能承受此壓力,能想辦法爲蘇州府提供至少兩年的口糧。”

後面這一段是林會計突發奇想張口就來的。

既然這裏這幫人都想掌管嶧城。那不妨就對他們委以重任。

他們這些年站在蘇州府的門口,欺上瞞下,給蘇州府帶來了多大的傷痛,就應該做出多大的彌補。

只是這一條,還得經過父皇同意才行。如今先不管了,先拿出來壓一壓,這幫猴急的人的性子。

大不了以後到了蘇州府,在上書父皇,請求他讓嶧城爲蘇州府提供救濟糧。

一屋子的官員們本來都打算,忍氣吞聲,日後慢慢圖謀的。誰知臨走了,林會紀扔出這麼個定時炸彈。一羣人當時就有點炸毛,臉上再也不淡定了。眼神焦急的望向杜林奇。

杜林奇還是如往常一般,淡定從容起身,不去理會下面那些焦急的眼神,而是對着林會紀,畢恭畢敬行了個禮:“王爺的吩咐,下官記住了。天色不早了,王爺長途奔波,還是要顧惜着些身子。下官,這就命人去城中最大的酒樓,訂一桌酒席,給王爺好好補補身子。”

林會紀突然覺得他還是小瞧了這個杜林奇了。

越是喜怒不形於色的人,城府越深。

能做到像杜林奇這般,寵辱不驚,舉止有度的,必是胸中有丘壑,城府極深的人。

看來上一任知縣在嶧城過得並不好,這嶧城明面上是聽知縣的,私下裏應該是這個杜林奇說了算的。

“不喫了,王妃還在院子裏等本王回去呢。”說完一甩衣袍,大步流星的出了衙門。

衆官員見寧王走了,都不約而同的向杜林奇圍過去,摩拳擦掌,想要找杜林奇要個說法。

誰知杜林奇沒給他們機會,他目不斜視的,跟在林會紀的後面,追了出去。

留下滿屋子心情起伏不定的官員們,如熱鍋上的螞蟻般在衙門裏急得團團轉。

“王爺,您初來此地,怕不熟悉,下官給您們派兩個差使的衙役吧?”

林會紀沒想到杜林奇會追出來,更沒想到他會不死心的往自己身邊安插人手。

本章已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