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第868 章 用兵如神

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歡迎關注,放入書架觀看,後面更多精彩

只見一樓早已客滿,大多是腳夫市井百姓喫飯,而二樓則是雅座,兩人徑自向二樓走去。上面甚是寬大,賓客如雲,推杯換盞,好不熱鬧。還可臨江看到漢江,浩浩蕩蕩,船來船往,好不繁忙。

兩人等了片刻,才找到一張桌子,點了襄陽特色菜餚,有葷有素。過了片刻,就送了上來,果然是味道鮮美,兩人也不多說,便開始喫了起來,果然還是以前的味道。雖然很多年過去,但喫到每道菜,郭襄都會想起以前的樣子,不禁淚珠在眼中打圈。

苗道一也不勸慰,知道逝去的時光是最美好的記憶,他何嘗沒有?

兩人正在喫飯回憶之時,突然有人道:“佟掌櫃,怎麼今日如此熱鬧,真是一座難求啊!你守了七八年,總算是苦盡甘來,沒有白等啊!”郭襄看去,只見一個市賈模樣的胖子站起來向櫃臺掌櫃說話。

這時櫃臺上掌櫃模樣的老者,端着酒杯走了出來,對衆人道:“老朽謝過大家捧場,送各位一壺酒,略表心意。”接着小二便每桌送上來一壺酒來。樓上賓客羣聲雀躍,大聲發財之類的話語。

那佟掌櫃又道:“黎老板還不知道吧,過幾日襄陽城又要召開武林大會,也是襄陽城重新對外開放之日。這裏許多客人都是去襄陽城的,小店只是沾點光而已!”

郭襄聽了大驚,正要詢問,只聽那黎老板也是驚奇道:“襄陽城重新開放,是不是漢人也能進去了?”

佟掌櫃道:“不錯,以前只有蒙古人可以自由進出,漢人只能進不能出,以後任何人都能自由進出。”

黎老板道:“此話當真?”佟掌櫃道:“鎮上貼的告示,你沒看到嗎?上面有蒙漢文字,說的清清楚楚!”

黎老板笑道:“在下剛來到這裏,天色昏暗,沒注意鎮上的告示。只想在您這裏喫頓襄陽纏蹄,就上船離開。若不是嘴貪這一口,也不會在這裏停留了。”

佟掌櫃聽了連忙向黎老板敬了一杯酒,又讓小二端上一盤襄陽纏蹄,道:“多謝黎老板多年來照顧小店生意,這一盤我請你的!”兩人碰杯喝了一杯酒。

黎老板道:“佟掌櫃,襄陽城真的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出入了?”

佟掌櫃點了點頭道:“是的,我們鎮上許多人前幾日還被邀請去襄陽城參觀,大家都回來了。”

衆人聽了都道:“裏面如何?”郭襄與苗道一也不禁問了起來。要知道七年前的襄陽城大戰,整座襄陽城幾乎被摧毀。郭襄幾次潛入襄陽城尋找弟弟蹤跡,所看之處,都是斷壁殘垣,幾乎沒有一塊完整的房屋。

佟掌櫃道:“我們在裏面看了一天,全城重新修繕,幾乎與七八年前一模一樣,沒有任何改變,還增加很多新的標志物。”

郭襄一聽,自然也是心驚,不想蒙古人竟然把襄陽城修繕好。

黎老板道:“什麼標志物?”佟掌櫃道:“這個我們沒看到,蒙古人要在過幾日的武林大會時揭開,到時便都明白了!黎老板不妨晚走一天,明日進城看看,對你的玉石生意大有好處!”

黎老板哈哈笑道:“我害怕進去了,就出不來了,得不償失!”

這時有一個操着吳儂軟語的瘦個漢子站起來說道:“不會的,在下已經進出多次,準備在襄陽城開一家綾羅綢緞生意,沒有任何問題,明日還要進城考察位置,你若害怕,可與我同行,保你平安回來。”

黎老板聽了沉吟不語,猶豫不決。這時旁邊一個蒼老的聲音道:“襄陽城封閉數年,想不到還有重開之日,老朽也是特地去看看的。老朽的學堂不知還在不在?”

黎老板轉頭看到旁邊桌上一個老夫子說話。佟掌櫃道:“柳夫子,我看過了,你的瀟湘學堂還在,嶄新如初,只要你帶上以前的地契,就能要回。當初你首先逃出襄陽城,看來是對的。現在又可以回去教學了。”

老夫子聽了大喜道:“如此甚好,不論前朝後朝,都得尊孔夫子,不然就無法安邦治國,蒙古人也不例外。”

佟掌櫃道:“不錯,不論什麼人做了皇帝,都要穿衣喫飯,都要安邦治國,都少不了我們!”

這時旁邊有人冷笑道:“這才短短幾年,以前那些口口聲聲誓要與大宋共存亡,與蒙古不共戴天的人,怎麼就轉變立場了,大宋還在,就已經忘卻,真是可笑……”

衆人回頭只見一個亂蓬蓬頭發的乞丐,拄着一根黑漆漆的拐杖,一瘸一拐走了上來,一邊走一邊說道:“可笑啊,可笑至極……”

這時小二走了過來道:“誰讓你上來的,還不快滾!”說着就將乞丐推下樓去。這時佟掌櫃道:“不得無禮,既然來了也是客人,你拉這位兄弟到下面拿着剩酒剩菜到後房去喫!”

小二聽了,連聲答應,推着乞丐就下樓而去。

那乞丐也不道謝,仍是大聲道:“大宋還沒滅亡,各路義軍蜂擁而起,蒙古人不會長久,寶刀屠龍……”這時小二聽了臉色大變,看到旁邊桌上剩菜中有一個雞腿,拿起就塞到那乞丐口中,乞丐立時說不出話來,被小二拉下樓去。

郭襄看到那乞丐,雖蓬頭垢面,可是年紀不大,也就三四十歲,低聲對苗道一道:“這人剛才說寶刀屠龍,好像知道些什麼,我們一會去問問!”

苗道一道:“稍安勿躁,聽聽再說!”

這時那佟掌櫃連忙道:“這乞丐風言風語,喝醉亂說話,大家千萬不要在意!”

這時那綢緞商人道:“自然不會在意的,我從南邊而來,一路上遇到許多蒙古大軍向南而去,趙宋王朝支撐不了多久了!”

又有人操着廣東口音的客人說道:“趙宋王朝已被壓制在崖山,三面環海,一面通路,被蒙古大軍重重包圍,兇多吉少,勝算全無!”

又一個湖南客人嘆息道:“我也是商人,一路上我也看到各路義軍被蒙古人鎮壓屠殺,慘不忍睹。只有魔教的大軍還有些抵抗力,可他們卻與各路義軍以及趙宋殘餘不和,互相爭鬥,死傷慘重,成不了氣候。終究還是打不過蒙古人,我們只能認命,爲了生活,也是沒辦法,否則只有餓死了。”

又有人道:“各路義軍各自爲戰,又如何是兵強馬壯的蒙古人對手,蒙古入主中原,已經是無可改變了!”

樓上賓客聽了,都是不住嘆息,有人道:“這是天要亡趙宋,非我等之罪過!我們要生活,只能如此!”

他此言一出,樓上衆人都如釋重負,道:“是啊,我們也沒辦法,天意如此,我們只能接受!”

郭襄聽了大怒,就要起身呵斥衆人。

這時那黎老板突然低聲道:“也不盡然,也許還有變數,也未可知?”

衆人聽了,連忙問道:“黎老板可聽到什麼消息了?”

黎老板看了看四周,都是漢人,說道:“兄弟這次是從北方而來的,知道一些消息!”衆人齊聲問道:“什麼消息,快說快說?”

黎老板道:“其實就算我不說,再過幾日,你們也會聽到這個消息的!”

衆人聽了,都急不可耐,道:“說話說半截,你這是要急死人嗎?快說快說?”

黎老板又左右看了看,確定沒有蒙古人,於是說道:“在一個月前,從西域突然殺出一支漢人義軍,一個月內連殺蒙古人數十員大將,數萬人馬,擊敗幾十路蒙古大軍堵截,從西向東,一路勢如破竹,直向蒙古大都殺去!”

衆人聽了,簡直不可思議。郭襄與苗道一本來想去找那乞丐,這時聽了,又坐了下來。他們猜到是說的郭破虜,

這時有人道:“這是真是假?怎麼會從西域殺出的漢人義軍?不會搞錯了吧?”

黎老板道:“要是道聽途說,我也不會相信,可是我親眼目睹,不得不信。這支義軍突然從西域殺出時,我正在西域收購玉石,準備回程,正好跟在這支義軍後面。這支義軍大纛上寫一個“郭”字,沒人知道從哪裏出來的,如憑空出現一般。”

衆人七嘴八舌道:“大帥姓‘郭’,必定是漢人無疑!”

“又姓‘郭’,難道與郭大俠有關系?”

“姓‘郭’的多了,怎麼會與郭大俠有關呢?”

“郭大俠不是有一個兒子嗎?”

“郭大俠的兒子怎麼跑去西域,又怎麼會在西域組織出一支漢人義軍呢?”

一時衆說紛紜,亂成一團。郭襄聽了,卻高興不已,的確是弟弟郭破虜率領的朔方軍,雖然早知道弟弟郭破虜率領朔方軍重返中原,但這一次親耳聽到弟弟的消息,仍是內心大喜。

這時有人問道:“這支大軍有多少人?”黎老板搖頭道:“我們只敢遠遠跟在後面,哪裏敢靠近,他們旗幟招展,行軍快如閃電,我也看不出有多少人,我們商人也看不出來,只能遠遠看大軍行路長短猜測。有人說有兩三萬人,有人說只有兩三千人,也有人說有一萬多人,具體多少人我們也不得而知。但他們行軍快如閃電,接連擊敗西域各路圍堵的蒙古大軍,一路勢如破竹殺到甘肅,在靈武停留幾日,又向東而去,終於遭遇到最強大的安西王率領數十萬蒙古大軍。”

郭襄聽到安西王,知道那安西王阿難答野心勃勃,爲了皇位不宜出賣父親,奪得安西王位。爲了借助阿拉伯人的力量,改信奉大食回教,已是蒙古皇位最有力的爭奪者。

有人急切問道:“聽說安西王是蒙古最能打仗的王子,這支義軍遇到他怎麼樣了?”

郭襄與苗道一也很想知道,那黎老板道:“我們在後面,也不敢靠近,只知道打了幾天幾夜後,這支義軍竟然斬殺幾十員蒙古大將後,從蒙古眼皮底下突圍而出,直向大都方向殺去。”

衆人聽了瞠目結舌,然後又歡呼雀躍起來,有人嘆息道:“大都是蒙古王廷所在,這支義軍區區幾萬多人,就敢去攻打大都,雖勇氣可嘉,但恐怕兇多吉少啊!”

此時衆人都已知道蒙古大軍軍紀嚴明,戰力強悍,遠超漢人,何況大都又有百十萬蒙古大軍把守,區區幾萬人要想攻破,簡直比登天還難,無異是飛蛾撲火。

郭襄心中也是焦急,她雖不知這支朔方軍有多少人馬,但想來不會超過兩萬人,想憑這點人馬攻打蒙古皇城,確實有點託大。

苗道一也低聲道:“北方山山水少,千裏沃野,一馬平川,幾乎無險可依,適合蒙古作戰。眼下爲今之計,破虜應該率軍到南方來,南方水道衆多,蒙古人不善水戰,聯合各路人馬,再與蒙古人一決高下,才是上策。”

郭襄點頭道:“我也這麼想,破虜應該不會如此魯莽的,在北方與蒙古人決戰的!”

這時衆人也是七嘴八舌說什麼都有,有人忙讓黎老板繼續說下去。

黎老板這才繼續說道:“大都是蒙古王廷所在,自然不容有失,安西王打破蒙古大汗立下各地封王不得率軍擅自離開封地的規矩,率領蒙古大軍在後面追趕,前面又有各路蒙古大軍堵截,可是這支義軍本是向東攻打,然後突地向南殺去,打得蒙古大軍暈頭轉向,亂成一團。又從蒙古大軍中穿出,直向南方而來。”

有人道:“這‘郭’姓元帥真是用兵如神,與當年的諸葛武侯、嶽武穆一般。”

黎老板道:“是啊,一路上西北武林羣雄踊躍加入義軍。”

有人道:“那後來呢?”

黎老板道:“從各路蒙古大軍圍剿義軍,我們就無法跟隨那支義軍了,我們星夜兼程轉換車船,趕往南方,後面的事就不知道,我猜不出半個月,那支義軍的消息就會傳到這裏了。”

未完待續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