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青帶着劉奕菲逛西班牙。
除了追尋奧黛麗赫本的足跡以外,劉奕菲特意安排好行程,讓李元青故地重遊!
十二年前,他來過西班牙另一個濱海城市,巴塞羅那的錫切斯。
聖塞巴蒂斯安雖然也是濱海城市,但兩者相距五百多公裏。
錫切斯是在地中海海邊。
聖賽巴蒂斯安則是大西洋的海邊。
一東一西。
兩人在趕往錫切斯的路上接到了一份婚禮邀請。
傑倫明年一月十八日在英國霍華德堡迎娶昆凌!
聽徐薇說,傑倫將請柬寄給了工作室。
整個請柬別出心裁,精心設計的3D喜帖,城堡做成了立體模型,還有兩人浪漫親吻的剪影。
李元青讓徐薇先別回復,有沒有時間去,得看明年的安排,現在有點早,等他回國後再親自給傑倫回個電話,應邀或者拒絕。
傑倫和昆凌兩人其實談了三年多戀愛,媒體狗仔也抓拍到很多回。
今年年中,灣灣媒體連篇累牘的報道、預告兩人即將修成正果!
直到現在,傑倫才對外公布喜訊。
而且除了像李元青這種少數被邀請的親友,其他人連具體位置都不知道。
劉奕菲刷了刷新聞。
“我今天才知道他們兩口子都是基督徒。”
“對,傑倫受劉畊宏還是誰的影響,老早就說自己可能會成爲基督徒。
昆凌這個女友一談,不信也得信了。”
“爲什麼?”
“昆凌在上國中時就受洗成爲虔誠基督徒。
好友、女友都是基督徒,耳濡目染下,兩年前傑倫就正式受洗。”
“難怪婚禮要在教堂舉辦。
對了,昆凌今年幾歲?她好像是9幾年的吧。”
“搜一下就知道。”
李元青用搜索引擎,立刻彈出了詳細信息。
“93年的,今年二十一歲吧。”
劉奕菲笑道。
“倒是和我結婚時一樣大。
誒,傑倫真是跟你一樣,下手是真快,怕是剛成年就惦記人家小姑娘,滿了二十歲就要結婚!”
“我跟他不一樣!
傑倫今年三十六了吧,人家着急點也屬正常。”
劉奕菲趴在李元青肩頭,戲謔笑問道。
“那你呢,你當時二十五歲都不到,咋那麼着急?”
“我這不是爲了讓龍龍早一點降生,所以先把媽媽給拴住嘛。”
劉奕菲好笑的戳了戳李元青的額頭。
“你就扯吧你,咱倆結婚三年後,龍龍才降生,把原因推到閨女身上,你這爹當的是真臉皮厚。”
李元青當然是在瞎扯,反正都把劉奕菲拴緊了,原因已經不重要了。
李元青再次來到錫切斯。
十二年的時光好像對這種小城沒有太大衝擊力,很多標志性建築被當地政府特意保留至今,吸引來往遊客。
以前都是李元青給劉奕菲旅行拍照,這一次劉奕菲自告奮勇要成爲李元青的攝影師。
“十二年前你來的時候有拍照嗎?”
“拍了幾張,更多是和範兵兵團隊的合照,她比我更愛拍照。”
“那你想想之前單獨照時的地點和動作,咱們來拍個對比照。”
“OK!”
李元青一路跟劉奕菲講記憶裏的故事,劉奕菲一路擺弄李元青拍照。
今天他倆都只是普通夫妻旅客,尋找十二年前錯過的悸動不舍。
***
《少年的你》票房艱難越過三億。
11月的票房冠軍毫無疑問是《星際穿越》,目前總票房已破六億。
劉奕菲角逐聖塞巴蒂斯安影後以及兩口子浪漫旅行的新聞給電影熱度增添不少後勁兒!
在電影圈。
這個月最受矚目還是金馬獎。
《獨自在夜晚的海邊》入圍最佳導演、最佳女主、最佳攝影。
《濱海小鎮》入圍最佳故事、最佳導演、最佳男主以及最佳美術設計。
李元青和廖凡、劉奕菲和鞏俐再度狹路相逢。
要不是因爲去年劉奕菲在臺北拿到影後,她今年都不想出席。
明擺着競爭不過鞏俐!
而且鞏俐應該是接到了某些消息,已經確定出席今年金馬,連她代言的品牌方都已經在臺北開展宣傳活動,等待鞏俐今年的加冕,成爲華語第二位三金影後!
兩口子已經旅遊結束,回到聖塞巴蒂斯安。
與李玉匯合等待最後的頒獎。
李玉也好奇問李元青,對今年的金馬影帝有沒有信心?
李元青只是提起一個人。
梁超偉。
劉奕菲還想了一下,李玉倒是反應快。
“你是覺得會遇到和當年梁超偉一樣的情況?”
2000年,《花樣年華》幫梁超偉拿到戛納影帝,結果金馬獎輸給《槍火》裏的吳鎮宇,這也導致梁超偉與金馬之間生出嫌隙,之後幾屆都故意不再參與。
李玉分析道。
“如果不給你,那就是給廖凡咯,你和他的角色內核都很類似,給你倆任何一個都可以接受。”
李元青沒有肯定這個分析,而是擺擺手道。
“華語地區的獎對我真沒啥吸引力,能拿就拿,拿不到就算了。”
未來幾年,公司的導演都得給李元青拍商業片賺錢去。
文藝?
在商業片時代裏能值幾個錢吶。
李玉苦笑。
在李元青面前,華語地區的獎項確實不太重要,只是他身在華語圈,所以才給這些電影節一點面子而已。
劉奕菲問李玉逛電影節有沒有看到值得注意的好電影。
“實話實說,我感覺這裏沒有歐洲三大那麼開放,大部分電影的制片地區都是西班牙、法國。
我們是華語電影,也是最顯異類的劇組。
拉丁語我不懂,看着字幕也費勁,所以我就光看影評人的結論。
歐洲影評人好像很喜歡女性題材電影,比較受關注的幾部,例如《神奇女孩》、《沉默的心》,都是這種類型。”
“那這麼說,我們的電影也很有優勢咯。”
“對!
影評報花了一整個版面介紹我們的電影,大部分影評都覺得這是非常獨特、難得的亞洲女性題材。”
李玉不知道,那一整個版面的報道費用是李元青掏的,影評人的積極評價、現場展映海報等等都屬於電影公關一部分。
當然,觀衆的評價,李元青買不到。
這一部分得看電影自身實力,從李玉受追捧的情況來看,電影憑故事本身打動了不少觀衆。
而也就在三人喫過晚飯之後。
李玉口袋裏的電話響了,對方先說了拉丁語,李玉沒聽懂。
免提後,切換成英文,李元青和劉奕菲都聽懂了。
組委會沒有讓遠道而來的劇組空手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