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五年,洛阳城在战火中化为灰烬,雪落焦土。“盲眼”鲜卑巫女慕容兰弥夜跪在太学废墟,以血浇灌残桃。她鬓间青铜桃花簪骤响,预见十年后混血少年萧北烈踏火而来...
观看全部
永嘉五年,洛阳城在战火中化为灰烬,雪落焦土。“盲眼”鲜卑巫女慕容兰弥夜跪在太学废墟,以血浇灌残桃。她鬓间青铜桃花簪骤响,预见十年后混血少年萧北烈踏火而来——匈奴金刀缠着《熹平石经》帛书,腕间系着她幼年遗落的桃核链。
“桃花可测天地。”她将簪头星晷针刺入少年掌心,北邙山千桃盛放。羯人石勒的大军迷失桃林三日,流民得以南渡。萧野烈不知,她每日汤药里的桃胶,正压制着他的咯血之症。
建兴四年,黄河凌汛。探报传国玉玺将过风陵渡,慕容兰弥夜摘下相伴二十载的桃花簪。冰面上,桃木芯化作八里雾障。追兵箭雨下,她簪刺心口,血色桃林映出玉玺纹路。
七年后,萧北烈立于慕容部圣山桃林,怀中《徙戎新论》夹着风干桃瓣。当他咬开建康蜜桃,竟发现当年那截簪头。残阳下,十二匹白马驮着桃木棺逆流而上,棺中女子双手交叠,掌纹汉隶与鲜卑图腾并存,青丝间青铜桃花永不凋零。而邺城太学旧址,一株双色桃树破土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