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第四十三章 大雨连绵

“将军已经连续三日大雨了。”一策士忧心忡忡道。

“你说我们该不该撤出夕城?”纳兰沪尔道。

“克澈人一直以擅长水战而名震北进,如若再此下去,如果他们忽然反攻。不习水战的我们必将会沦为鱼肉!”

“现在大雨未停,大军丝毫不能前行后退。你有何办法?”

“传闻百年之前夕城也遭外敌入侵,皇家为保血脉而修筑了百里密道。不知将军可曾听闻过?!”

“那些都是传说,自我掌兵以来,从未听皇上提及过。”

“将军,百年之前的往事又有多少人能记得呢!当务之急便是找到这密道的入口,如果找不到。那只能由我们自己挖了!”

“如果真只是传说,又该如何挖那密道?”、

“如此大雨定不能从下游开始挖掘,那样除了将我们自己埋没之外反而事得其反,只能从上游较为少水出挖掘。夕城被有山峦地势险要,大多河流从那里发源,西北虽河流却大多往东部而流。为免找不到密道,本策以为还是双管齐下最好。以免时日不多!”

“甚好,便按你说的去办!”

大雨还在下着,都已经漫过膝盖了。

夕城里噬车士兵要么划船要么徒步寻找着密道的入口。许多士兵也因此感冒的感冒发烧的发烧,军营上下一片怨声载道。

而刚刚迁都道洛城不久的噬车皇帝却命令纳兰沪尔死守夕城补得退却半步。

“皇上,听说那夕城大雨连连数日。我军军中疫情蔓延,如果此时再不撤出夕城,必将致使大军溃败。还请皇上三思!”

噬车大殿上,文武官员齐聚,皆为是否放弃夕城而争论不休。

“夕城北临桀末、力辛,南接御风部落,西壤智国,可谓聚天下之灵气。再者我朝自开祖皇帝以来,皆以夕城作为都城,岂可因一场战乱就可随意违背祖训。即使在百年之前夕城曾被腐尸侵占也未能使我噬车子民背弃迁都。此小小雨水,怎么轻易退却。我等还等着幻都夕城呢!”

“夕城百年以来常受战乱之苦,每一次战乱都会致使噬车几十年的休养生息而攒下来的兵马粮草毁于一旦。洛城地处噬车中部,被天下国部环绕,又可威震四周城邑。迁都虽然违背祖训,可如今木已成舟,屡次迁都必将牵动国本。反反复复于国何益?”

“我看是纳兰将军征战多年早已疲乏,不能再与敌人作战吧!”

殿上文武吵得不可开交,只有一旁的丞相李孝丰一言未发。

“都别吵了!”噬车皇帝喊道。

再瞧瞧一旁的丞相李孝丰,皇上微微笑道:“李爱卿,大臣们都闹得不可开交。你作为一国之相为何一语不发啊?!”

李孝丰出列鞠躬行礼道:“皇上,君王自古以来天下大事皆以衡量利弊为先。如今事亦如此,吾皇只要权衡利弊即可。”

“那李爱卿倒是说说,纳兰沪尔要从夕城撤军,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回皇上,且看皇上注重哪面了!”

“切勿啰嗦,尽管一言而尽。”

“其一,撤。撤至防御城墙外,一则可保存噬车几十万兵力,二则进可随时进攻夺回夕城,三则可阻拦克澈人继续向东进兵。其二,不撤,胜负不定,胜则克澈人百年不会再大规模进犯我噬车地界。输则克澈人必将继续东进,国之不保。而且南北各国对我噬车垂涎已久,如果克澈人突破了防线了,其他国家也像趁火打劫分一杯羹,到时候必将一发不可收拾。”

“丞相怎么一说,是赞同撤军了!”

“恕臣直言,夕城虽贵为噬车立国之本但如今百姓离走,皆往噬车中部城邑迁徙,早已是空有虚名。望皇上三思!”

“没想到就连李爱卿都劝朕命令军队撤出夕城,好吧!那就撤吧!”

……

“喤啷”,宫里龙书案上的笔墨纸砚被摔得满地都是。

“皇上息怒!皇上息怒!”

“没想到那么多人竟然同意纳兰沪尔撤兵。皇上,李丞相还有纳兰沪尔大将军皆为先皇御定的托孤重臣,几十年来在朝中定有些党羽。吾皇如今年幼,还是要不之余为敌为好。”

“小锤子,还是你最了解朕啊!如今朕是要兵权没兵权,要能力没能力,即使朝中有大臣站在朕这边但是还会惧那托孤重臣三分啊!”

“皇上,如果皇上想要夺回所有权力此夕城之役定不要那纳兰沪尔撤退。他若退便是违抗军令,它若不退,战死沙场最好,若没有战死刹车必将损兵折将,到时候治他个罪又有何难?”

“哈哈哈~没想到啊没想到,小锤子,我一直以为你就是个只会伺候人的奴才,没想到你有有这般智慧。”

“那还不是常在皇上身边学的不是。”

“好,朕就命你前去传诏。”

“奴才遵命!”

……

夕城的大雨似乎还没有要停地意思。

马车里尖声尖语地问道:“这是到哪里了?”

车外回道:“禀公公,再过十里便到郝将军驻守的防御城墙了。”

“这雨吓得大,路啊上泥泞,都小心点。咱家可不着急!”

“好的公公!”

半柱香左右的工夫郝瑜将军的驻地来了一辆马车,马车看样子就是从宫里来的。

车上下来两个侍卫还有一个宫里的太监。

郝瑜一瞧便知道是皇上亲派的传旨官,立刻下关相迎。

“崔公公,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郝瑜上前说道。

“要不是来传旨啊,我都懒得来这地方。你瞧到处都是渍泥,到处都是被大雨冲刷的裸露的山地。”

“是啊,这哪里比得上洛城嗱!”

“甭说那些了,皇上有封密诏让我交给你。我这还赶着去夕城呢!”

郝瑜瞧瞧贴近崔公公,小声道:“公公,不知道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啊!?”

崔公公微微笑道:“肯定是好消息了!”

郝瑜心中有了数,便开始笑了起来,大声道:“此去夕城路途上游四五十里路,加上夜晚即将来临道路凹陷多,公公就不要赶路了,您瞧我这防御城墙修得,宛如关隘一般,您不如小住一晚,吃些东西好好睡上一觉,待明日天亮,加上雨缓了些,我派人护送您前往。你看……?”

崔公公点点头,“那是甚好,甚好!”。

未完待续……

本章已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