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桃还不知道自己的一个寻常举动已经引起了邻里的高度关注。
她还是按照自己的计划,先是把文苒的转学事宜做好。
这可是重中之重,毕竟再过几天文苒可就开学了。
幸好这事也简单,因为有清大那边牵头,文苒的入学名额已经确定下来了。只要带着相关手续去报到就行。
至于接下来文茗去托儿所的事,更是简单,因为清大本身就有下属的职工托儿所,只要是清大的教职工家的孩子,就可以报名。
孩子入学的事很快解决,现在着急的还是找房子的事,不过这个也不是着急就行的,还需要耐心等待。
幸好上次去的街道办的办事员也不是吃白饭的,为了争取到文修越落户他们街道。
办事效率那也是快,很快就有了两个地方供陶桃和文修越参考。
“文教授,可算把你盼来了,你上次过来我们街道办说找房子的事。
我们已经给你找到了两处不错的住宅,你看有没有时间过去看看。”
办事员特别兴奋,觉得自己办了一件大事,也是想让文修越知道他们街道办的办事效率有多高。
“有时间的,真是太感谢您的帮忙了,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到房子了。”
文修越一家这次过来也是碰碰运气,就当作出来遛弯了,没想到还真挺幸运,这就有回信了。
“哪里哪里,这都是我们街道办的工作,应该的。”
办事员特别谦虚,当然内心是为自己骄傲的,因为他们这速度确实够快,没让人家失望。
陶桃听了两人的对话也很是惊喜,本来已经做好长期奋战的准备了,没成想这就要梦想成真了。
陶桃很高兴,但也隐隐知道,就算找到了两处房子,也未必真的第一次看房就相中的。
这也得看缘分和眼缘才是,这都是随缘的事,还需要亲自看过才知道。
办事员很快就带着人离开了街道办,前往她为文修越一家精心挑选的两处房子。
本就是在同个区域的,几个胡同过去,就到了他们第一个目的地。
“文教授,文太太,我带你们看的这第一个房子,原来也是大有来头的。
主人家原来在咱们京市也是有些来头,在单说在京市的房产就有好几处,这只是一个而已。
就是你们也知道,前些年不是不景气吗,这家人就遭了难了,一家几十口人后来也只剩了祖孙两个相依为命。
到了现在国家虽然归还了房产,但因为这老的老小的小,也没心思管理。
就寻思只留一个他们住的地方就行了,剩下的都卖掉,用来供应他们的日常开销就行了。”
办事员将这地方的来历简单讲述了一遍,陶桃听的很认真。
知道这一家人也是苦命的,甚至还和文修越有些相似之处。
都是在那段时期经历过苦难的,但也还好,现在总算是苦尽甘来了,只希望他们能把日子越过越好吧。
“这边郭老已经把钥匙托付给我们街道办了,要是你这边真的有意,我就在联系他老人家来跟你们详谈就好。
要是不满意,也不要紧,也就不用麻烦他老人家过来了。”
办事员先是停在一处院门紧闭,上面挂着大锁的宅院前。
从兜里拿出钥匙将门给打开了,接着邀请陶桃他们进去看看。
办事员带着人一边往里走,一边介绍起院子的结构。
这是京市一座典型的二进四合院,前面是倒座房,接着是垂花门,在往里就是正院,左右分为东厢房和西厢房,接着就是正房加上东西耳房。
院子方方正正,建筑也有独特的韵味。
就是因为长久不住人,显的略有些破败和荒凉。
陶桃不禁有些犹豫,这样的房子如果买下,修缮上怕是也费些功夫。
“文教授觉得怎么样,这里可还附和您二位的要求。”
办事员也是想极力促成这个事情,所以介绍起来也是不遗余力。
等全部参观完,自然要问人的看法,而在她看来,文修越是家里的男主人才应该是最有话语权的,不想刚被问到话的文修越,转头就问起了女主人的意见。
陶桃因为还在看房子的情况,突然被文修越提问,还愣了一下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直到文修越又重复了一遍,她才听清,接着回复道。
“这里确实不错,地方宽敞,还很有特色,我还是很喜欢的。
就是我看这里应该很久没人住了,有些破败的迹象。
怕是就算住进来也需要再修缮一番。
那这院子如果太贵的话,我们怕是无福消受了。”
陶桃委婉的想要问一下价格,她现在手里虽然有些钱,但也不是乱花的。
再说房子要卖,她也还盼着在京市开店的事呢。
所以钱都要花在刀刃上,这时候也是能省则省才行。
“是,是挺久没人住了,你们要搬进来,确实有很多地方需要改动。
郭老那边也说过的,本来这房子他准备一万二千元出售的,但也碍于这里是有些年久失修,所以愿意降价到一万元,剩下二千元让你们用以修缮。
就当是跟你们结个善缘了。”
办事员其实也是对这价格心里没底,虽然知道文修越是个大学教授,工资应该也不低,但一下子也未必拿出这么多钱。
但这价格说起来也是十分实在的,郭老并没有漫天要价。
相信文修越堂堂大学教授,也应该理解才是。
“原来如此,但我还是想去看看另一处的,毕竟您给我们找了两个地方。我还是想做一下对此的可以吗?”
陶桃没有说这价位可以还是不可以,只是提出去另一处看一看。
所谓货比三家,办事员也知道这个道理,这毕竟才看了第一栋房子。
虽然看着也很好,但说实话确实是有些老旧的,让人看了还是犹豫。
尤其这价钱摆在那里,谁听了都得想一想的。
所以办事员顺应陶桃的话,也没再问下去,直接带着人又去了下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