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信送来的辣椒被叫做番椒,红色的,绿色的都有。
因着番椒多是作为稀罕的观赏类花卉高价售卖,这些零散掉落的果实一般都没什么人要。
能接触到番椒的人,想不到要用它来烹饪,王成信见这玩意属实新鲜,遇见了便想起江临川。
一口麻辣兔丁入口,王成信又吃了一口清酒。
他平素也喜口味重的菜,夫郎也经常会在做菜的时候加些吴茱萸,可吴茱萸不仅辛辣,还伴着苦味,说实在的除了口感层次上多了点刺激,菜并没有变的更加美味。
可今日吃到这辣椒,他也开了眼。
林秋雨尝了一口,欲罢不能,他单独盛出来一小碗跟阿阿和小麦在堂屋吃饭,江临川跟王成信在灶房。
“王哥,这番椒还有多的吗?还有鹅苗,不瞒你说,我家后面院子建起来,想多养些家禽。当门小生意。”
江临川吃到久违的香辣味,心中舒畅,可一小兜辣椒最多五斤,量属实太少。
“老弟啊,这玩意哪儿那么好弄,听说是从大海的另一边舶来的,有这一兜子都不易,要不是他们不识货,也轮不到我。鹅苗的话,过几日我再给你拿来二十只,够不够?”
王成信吃酒吃了好几碗,依旧精神奕奕。
江临川听他这么说,应了小鹅苗的数量,不再多问辣椒的事儿了。一小兜就一小兜吧,掏掏辣椒里面的籽也能种一小片。
天色渐暗,林秋雨和阿阿先吃好饭,阿阿牵着林秋雨想去把小鹅安置到房子后面。
小鹅呆头呆脑的,二十只挤在一起,林小麦也是头次见到,好奇的盯着看。
鹅的个头比小鸡小鸭要大上两个圈,个个精神的紧,在篮子里踱步,有的精鹅还想“越狱”,却被呆头鹅挤的无法。
“我也去帮忙,我家的鸡棚都是我弄的。”
林小麦适才吃了一大碗白米饭,还有兔丁,肉丝炒白菜,葱花炒鸡蛋,饭吃完了,堂哥还给他盛了一碗鲜美的鱼汤,他肚子从来没有吃这么饱过,想去帮堂哥收拾灶房,可灶房里哥夫和他的朋友还没吃完。
养鸡养鸭啥的他都有经验,想来伺候伺候鹅,他也能行,便开口道。
林秋雨想着房子后面那边应是没人能看到,便就允了。不然什么都不让小麦干,他心里估摸着也不自在。
用现成的木柴,挑拣些粗细合适的用麻绳绑好,扎进土里,再用木锤子锤锤加固,里面地面一半垫上稻草,上面搭个半顶,简易的鹅棚就好了。
先凑合着用,等一个月后家里的新棚子建好了移过去。
阿阿一只一只的点小鹅,江临川教他数数了,他现在可以数到十。
“爹爹,哥哥,这只,灰灰黄黄的,还胖。”
阿阿歪头叠眉,瞧着其中一只丑的可爱。
林秋雨和林小麦顺着阿阿的视线看过去,鹅苗到了宽阔的地方散开后,确实有一只特立独行离其他的鹅们都远一些的窝着。
“小鹅鹅,吃什么呀?”
阿阿并没有真的想要答案,只是看了新奇便问,想到了别的,上一茬马上又忘记了。
这些小鹅苗都是二十一日至三十日龄,喂些青草和麦麸就行,这些简单的喂养知识,方才王成信都跟江临川和林秋雨讲过。
“那小鹅鹅,蛋蛋下吗?”
阿阿不管听懂与否,丝毫不阻碍他接着问下一个问题。
林小麦被他逗笑,鹅都还是宝宝鹅呢,咋的就问起下蛋了呢。
林秋雨发现阿阿自从话越说越顺,问题越来越多,江临川说这是小娃娃的十万个为什么时期,得有耐心。
三个小哥儿,围着一群小鹅聊了许久。
再回到房子前面的时候,江临川已经送王成信离开了,临走时,江临川给他塞了一小罐蜂蜜,蜂蜜王成信收了愣是不要鹅苗和辣椒的银子,说是权当抵了未能参加二人昏礼的礼银。
人都这么说了,江临川推脱不了便也作罢。
林秋雨先去烧了热水,让小麦洗澡,见他脱掉外衣后,不合身的内衣又短又小,露着的腰身和胳膊腿上还有几片青紫,翻出药膏给他。
“你且先洗着,我去给你拿身干净的里衣。”
林小麦吃的饱,休息的也好,这当身体和心情都好了很多。堂哥对他好,他都记在心里,以后若真能学到本事,他会好好报答他的。
兔子帕子和之前堂哥送给他的青棉布帕子叠叠好,小麦试着浴桶里的水温。
灶上的火还烧着,浴桶旁边还燃着小炉子,整个灶房里热气腾腾的,脱光了也暖暖的。
几人轮番洗漱完,江临川第二次上了林秋雨的床,阿阿躺在两人中间,大眼睛一会看看大爹爹,一会看看小爹爹。
“来,乖大儿,爹给你讲故事,从前呀,有个跟拇指一样大小的哥儿……”江临川声音轻缓低沉,阿阿原本兴奋鼓掌的小手放了下来,慢慢的陷入了梦乡。
他的小脑袋靠在林秋雨肩头,林秋雨也听的睡着,面容恬静。
江临川吹灭床头的油灯,转过身子,在媳妇额头落下一吻,这才舍得躺回原位睡觉。
他盘算着什么时候让阿阿自己睡,又想着小雨会不会不同意……
翌日,用过早食,江临川带着阿阿去近山打草,林秋雨教林小麦缝衣裳。
林小麦原来在家的时候干的都是田里山上的粗活累活,很少接触缝衣绣花,可他拿起针线来却不怯,三下两下竟然比林秋雨缝的还好。
林秋雨见状,就干脆让他自己缝,昨日林秋雨把棉衣的外层缝好了,今日放上一小层棉花填上里层。
江临川跟阿阿,能打草自然好,打不到就用白菜喂鹅也行。
说来这鹅爱吃的苜蓿属实不好找,它的成长期在春夏秋,可如今已然初冬,阿阿领着江临川七拐八绕的,寻了一处隐蔽的山谷,那里温度高些,还有一小片正绿。
山谷里,应还有其他好东西,但今日事儿不少,江临川便没多耽搁,采好草便往回走。
临近晌午,刘瓦匠带着十来个汉子过来清杂草,江临川和林秋雨商量着包些菜肉包子给人分分,也算是开工第一日的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