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號日本東京報頭版頭條:震驚震驚,孫大傻及其家庭成員,因爲做空阿裏98失敗遭遇債主追債,集體自殺。
而在新疆科技改寫組織大樓樓頂,吳安國的手中正握着這份報紙,嘴角尖露出滿意的笑容,這時他辦公桌上的電話響起了,他伸手拿起電話,而這時可以看見他右手無名指上掛着骷髏金鑽戒,那個骷髏頭好像張了一下嘴。
吳安國說道:“是白千秋白先生啊。”
白千秋冷冷地說道:“人死了。”
吳安國說道:“我知道了,報紙上看見了。”
白千秋說道:“六漢的行動是不是可以開始了。”
吳安國說道:“下一步行動就不用你操心了。”
白千秋說道:“我倒是樂得清閒。”
而此時在風安的咖啡館裏喝着奶茶的李雨馨突然收到一條短信,她一打開短信,面色變馬上一變。
之後便馬上拽住了林麟的胳膊:“快走,陪我一起去六漢。”
林麟說道:“啊,馨姐,我明天要去上課。”
李雨馨說道:“可能會有幾萬人喪命,你們的高考也很有可能因爲這件事推遲。”
與此同時的華國六漢市市政府,市長劉陽夫正閉着眼,靠在沙發椅上。雙手玩着兩個水晶色的核桃,而站在他身旁拿着文件夾的穿着吊帶蕾絲皮膚白皙雙腿纖細的女子正是他的助手李玉靜。
劉陽夫看着自己面前的六漢市,那張中年人的油膩,大圓臉上露出了志得意滿的微笑,不禁整了整已經被他那肥厚的身軀裹得快要撐裂的西裝。
新聞中播放的正是逮捕幾個對外界宣揚六漢市正在面臨重大危機的幾個學生,新聞中說這幾個學生造謠生事說六漢市發生了一種類似於喪屍的病毒。
這時劉陽夫面前辦公桌上電話突然響起,劉陽夫看了看電話上的來電顯示,皺了皺眉頭,小聲呢喃的說了幾句髒話:“又是這個衛生部部長”
劉陽夫拿起了桌子上的電話:“哦,是張部長啊,有何貴幹。”
衛生部部長張傑正說道:“劉市長,經過我們衛生部的調察,我發現那幾個學生所說的事情並非無中生有,我覺得我們應該及時向中央匯報。”
而這時劉陽夫卻突然像發了病一樣歇斯拉底的衝着電話咆哮:“匯報個屁,就算真的有這種喪屍病毒,就算有1000個人死100個人死,1萬個人死我都不會匯報的。”
張傑正說道:“劉市長,你這裏是草菅人命,是對百姓不負責。”
劉陽夫說道:“他們就是螻蟻,就是草芥,就是資本的工具人,我才是那個站在食物鏈頂端的人,他們的命又怎麼會比我的官帽子重要 。”
張傑正說道:“難道你就要爲了你的官帽子,置千萬人於水火之中嗎?”
劉陽夫說道:“哈哈哈哈,那你又能怎樣,我給你面子,叫你一聲張部長,不給你面子,分分鍾把你撤了。你的家底我已經都調查過了,沒後臺,沒背景,沒資本支持。只不過是仗着一心爲民才拼出來點業績,當了一個小小的部長。你這樣注定是走不遠的,只要你這回不向中央舉報我,我推薦你去省廳。”
張傑正說道:“我張傑正爲官爲人,但求一身正氣,兩袖清風。”
劉陽夫說道:“你難道真的要爲了那幾個生鬥小民與我爲敵嗎?而且到處都是我的人,你根本沒有辦法把信息傳遞出去的。”
劉陽夫剛說完話,便聽到了那邊憤怒的摔電話的聲音,之後電話那頭便傳來了一陣的盲音。
劉陽夫生氣地用拳重重地砸了一下桌子,然後向後坐的沙發靠椅躺了過去,揮手向美女助手示意了一下,李玉靜馬上便明白了劉陽夫的意思,隨即便走到了唱片機那裏,之後唱片機裏便唱起了京劇的曲目《盛世太平》。
“這正是盛世太平……”劉陽夫也跟着哼着,手也跟着擺着,慢慢的他的情緒也逐漸平靜了下來。
他身後的牆頂上掛着一個巨大的書法寫的扁字:盛世太平,兩邊還有黃色錦幅,錦幅上分別寫着公正廉明和一身正氣。
李玉靜看到劉陽夫情緒逐漸恢復平靜,才緩慢地湊上前來:“那個張傑正果然是不識時務,市長大人,您好心好意要提拔於他。而他不但不領您的情,反要舉報您。”
劉陽夫依然閉着眼,躺在沙發椅上風輕雲淡的說道:“他既然不食食物,那便給他一些警告,你且把耳朵貼過來。”
李玉靜趕忙湊上前去,也特意把身前的風景展露了一下,劉陽夫是有意無意的用手摸了一把:“果然還是你聽話,比我家那個臭婆娘好多了。你聽我說,咱們變這般這般如此如此。”
李玉靜聽來也是十分得意的笑了笑,不禁稱贊到市長果然妙計。
劉陽夫說道:“快去實行吧,千萬不要有什麼差錯哦。”
李玉靜說道:“放心吧,市長。”
大約一個多小時過後,李玉靜帶着幾個黑衣人來到了六漢市衛生部的門口,這時便看到了一個身穿一身西裝革履,身高約摸1米8左右,國字臉,輪廓清晰,粗眉大眼的人,從衛生部走了出來,臉上似乎還帶着滿臉怒氣。
李玉靜隨即朝身後的黑衣人揮了揮手,“就是他了。”幾個黑衣人便馬上走了過去。
其中領頭那個黑衣人便很快走了過去,把胳膊搭到了張傑正的肩膀上。“嗨,兄弟,這是去哪兒。”
張傑正皺眉向身旁的黑衣人瞪了一眼,“你是何人?我不認識你。”
黑衣人說道:“相見是緣,既然有緣相見,咱們就是兄弟,張兄爲何還此般客套。”
張傑正說道:“我沒空在這裏和你說三道四。”
黑衣人向身後指了指,張傑正順着黑衣人手指的方向看去。身穿一身黑色緊身衣的李玉靜擺出一副極其妖嬈嫵媚的姿態,朝張傑正拋了一個媚眼。
黑衣人說道:“便是那位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