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呆呆的,楞看着臺上的慕容南,在腦海裏慢慢地思考他剛才說的話,話其實好理解,卻讓人有些不理解,都這個時候了,他爲啥還這樣講。
很多人,尤其是臺上的諸公,腦子裏都閃過一個感覺,這南陽王還是太年輕了。
停頓了一會,讓大家消化了一下自己剛剛說的內容後,慕容南這才繼續說道:“我說我依然支持開放糧食禁令,或許有人就會問了,居然我是支持申大人的觀點,爲何剛剛在楊公子反駁申大人後,我卻像衆人一樣爲楊公子的觀點鼓掌叫好。”
“這一點其實很好解釋,也很好理解,因爲楊公子剛講的確實很好,聲情並茂、有理有據,所以我就鼓掌了。簡單來說,我剛才鼓掌僅僅是覺得楊公子講的不錯,卻並不代表我支持他的觀點。”
“其實,我覺得,今天的辯論無關對錯,也無關輸贏,更也無關立場;我們辯論的目的,誠如我們所有人想的那樣,是爲了大燕爲了朝廷尋找出最有利的國策,而不是爲了自己的名利。在這辯論的過程中,也許有人觀點與我不一樣,但他在論證自己觀點時,講的很好,講的讓我感同身受,講的讓我也覺得確實是那麼一回事時,我依然會爲他鼓掌,依然會爲他叫好。”
“我相信,在場的,剛才鼓掌叫好的,肯定有人跟我一樣,僅僅是覺得楊公子講的好而鼓掌,一定有贊同申大人觀點而又爲楊公子鼓掌的人,正如臺上晉王等人不鼓掌並不意味着支持申大人一樣,這是一個道理。”
慕容南繞口令般的講話,有一部分人是完全聽明白了,有一部分人則有些懵懂,但都覺得他講的層次有些高,不由得鼓起了掌聲,不爲別的,就因爲聽着很牛逼的樣子。
回到座位上喝了口茶,潤了潤嗓子,也給大夥一點點思考的時間,此刻的慕容南從容不迫,胸有成竹,喝着茶水心說看我忽悠你們這羣愣頭青。
“講完我剛才爲什麼鼓掌的事,我再來講講,我爲什麼支持對北唐開放糧食禁令。”慕容南指了指臺下的汪榛仁笑了笑,“我相信,在場的諸位有很多像這位汪學子一樣,對我爲什麼支持申大人觀點的原因很好奇。那我就跟大夥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和一些思考,尤其是針對你們說的違反祖制和家仇國恨,我非常的不贊同,如果講的不對,希望大家指正。”
雖然在心裏面,慕容南沒怎麼瞧的上這羣眼高於頂的學子,但是,這些人代表的是大燕的讀書人,而他要在天下讀書人眼裏留下好印象,在朝野建立自己的聲望,就得在這羣讀書人面前表現出讀書人喜歡的模樣,禮賢下士、彬彬有禮,故而慕容南說話時,把自己的身段放的很低,像個小學生在前輩面前一般。
“要說我爲什麼支持申大人的觀點呢,理由很簡單,開放糧食禁令,我覺得對我大燕利大於弊,既然是利大於弊,那就支持了。”
“敢問南陽王殿下!”楊學文不愧是勳貴子弟,哪怕慕容南是當朝皇孫郡王,說起話來照樣直來直去,毫不隱晦,“開放糧食禁令,對我大燕何來利大於弊。”
“不要急嘛!”慕容南笑了笑,道:“剛我說了,要分享一下我的看法,肯定就是會說到你這個問題了。”
“開放糧食禁令,我們能得到的好處,申大人其實已經講了不少,只是他講的比較實在,就是講了咱們大燕能獲得多少銀兩,這種實打實的利益;申大人講的這些好處,我想在場的諸位都難以否認,畢竟我們當中沒有幾個人比申大人更懂稅收和經財之道。”
“我說過,不要急!”見汪榛仁蠢蠢欲動想問問題,慕容南指了指他,“你有問題的話,等我講完之後再問,既然你想說話,那現在你先回答我一個問題,好吧。”
汪榛仁臉上一紅,拱手道:“請殿下問。”
慕容南道:“請問,朝廷當初爲什麼頒布對北唐的糧食禁令?”
“回南陽王!”汪榛仁不假思索道:“北唐地處西北,因地勢和氣候緣故,常年糧食不足,需從外部購買糧食方能滿足所需;我大燕與北唐相鄰,且同在北方,互爲仇敵,太祖皇帝高瞻遠矚決勝千裏,聯合南梁頒布糧食禁令,不讓大燕和南梁的一粒糧食流入北唐,至此,北唐受困於糧食不足,國力消退,無力逐鹿中原,爲害我大燕。”
“太祖皇帝頒布糧食禁令,目的是爲了困死北唐。今,朝廷若開放糧食禁令,讓糧食大規模流入北唐,假以時日,緩過勁來的北唐將會再一次成爲我大燕勁敵,如此,開放糧食禁令,我們所獲得的那點稅收好處,將一文不值。”
慕容南搖了搖頭,道:“我覺得汪學子你講錯了,不,應該說,你講淺了。”
汪榛仁滿臉尷尬,有些不服氣道:“請殿下指教。”
慕容南微微一笑,道:“大家應該知道,太祖皇帝頒布糧食禁令時,北唐勢大,我大燕和南梁皆不是其對手,太祖皇帝才和南梁聯合,頒布了糧食禁令,目的是就是爲了抵抗當時勢大兵強的北唐,也許現在我們能說執行糧食禁令能達到困死北唐的效果,但在太祖時期,這樣講就有些牽強。”
“可能你們會覺得我是在摳汪學子話語中的字眼,但是請記住我的話,糧食禁令,從太祖皇帝時期到現在,都只是我們大燕對付北唐的一個手段和措施而已,我們曾經的目的是抵抗北唐,但時過境遷,我強北唐弱了,卻還要堅守曾經用來抵抗北唐的舉措,這不可笑嗎!”
“殿下!”剛被慕容南挑了臉的汪榛仁大聲反駁道:“你不要忘了,正因爲有太祖皇帝頒布的糧食禁令,才有今天北唐的羸弱、我們的強大,在這樣鐵的事實面前,難道我們還要質疑太祖皇帝曾經頒布的詔令國策嗎?難道南陽王自認爲比太祖皇帝還聖明?”
“你...”慕容南有些無語道:“亂扣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