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一走近,陶棠棠頓時就認了出來,他正是當時帶他們家過來安置的那個官吏。
可官吏一走過來,還以爲走錯了地方。
前段時間,此地房屋院落還是一片荒蕪,怎麼這一下就變了一個模樣?
如今嶄新的院牆和高大的院門,還真是把他喫了一驚。
不過等官吏一看到陶立業的時候心瞬間放了下來。
“各位官爺,你們稍等一下,我先和他們家交涉一下。”那個官吏和身後的官爺說了一聲趕緊走上前來。
陶立業也瞬時認出了他。
“官爺,我們已經準備拿出糧食協助鄰縣救災了。”陶立業還不知道他的來意,以爲他們也是來徵集物資的,於是趕緊對他說道。
“什麼糧食不糧食的,現在城邊的蘇堤出了問題,郡守下令要調集,現在所有城內外安置的災民過去修堤壩呢。”那個官吏趕緊低聲說道。
“讓我們過去修堤壩?”陶立業一聽心中瞬時有了不好的預感。
“沒錯,你們家登記在冊有兩個壯丁,四個女子一個孩子,一共是七口人,所以你們家最起碼也得過去四個人才行。”官吏趕緊說道。
“不行啊,我們家裏都是些孩子,這怎麼可能都過去。能不能問一下,這徵集災民去修堤壩我們是都必須要去的嗎,能不能有選擇?官爺,您看我們家的情況,能不能幫忙通融一下?”陶立業趕緊壓低聲音遞過了一個銀錠。
“哎呀,我哪有那麼大權力啊,如今也是實在沒辦法了。現在能召集得人手還遠遠不夠,本不是強制徵集現也變成強制的了。”那個官吏摸着銀錠有些猶豫,但最後還是退給了陶立業。
陶立業一看這情形,瞬間就慌了神。
四個?
那豈不是家裏除了孩子,就正好是陶立業,趙曉英,翠姑,陸星火他們四人?
陶立業和陸星火還好,可趙曉英和翠姑兩個女子如何能修的了堤壩。
而且哪怕他們都被徵集過去修了堤壩,家裏就剩下三個小的,他們如何才能放心啊。
“讓我去。”陸星火的聲音非常沉穩,直接說道。
“官爺…那…我們家出我們兩個男子去,您看行嗎?”陶立業別無他法,心中感激着陸星火的仗義,趕緊又掏出了一個更大的銀錠悄悄遞給了官差。
“這…只去兩個恐怕不行啊。”官差捏着銀子,還是有些猶豫道。
“爹,讓我去,娘的身體那麼弱,讓她留在家裏。”陶棠棠已經聽到他們的談話,趕緊着急的上前說道。
“這怎麼行,你還是一個孩子,如何能過去!”陶立業趕緊拒絕道。
“爹,你忘了,我的體力很好,力氣那麼大,你就讓我去吧!我一個可以頂兩個的,讓娘和翠姑都留下來!”陶棠棠趕緊說道。
此時翠姑和趙曉英也聽到動靜來了門口。
“棠棠,不要胡鬧,這種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的!”趙曉英和翠姑趕緊過來勸阻。
“行了,已經沒有商量的時間了,你們家最起碼要出三個人,等過去了,我可以給你們通融一下,盡量分配點輕活兒!”那個官吏趕緊悄聲說道,這下才算是真正接了銀子。
“娘,家裏還在崽崽和梨梨,你們在家就好好守着,等我們回來。我們三個的身手你又不是不知道,肯定會沒事的。”陶棠棠心意已決,畢竟她的體質肯定是比其他人要好的。
陶梨梨眼中全是擔憂,她向陶棠棠輕輕搖晃了一下手腕上的玉鐲。
陶棠棠瞬間意會,悄悄點了一下頭。
“既然你們已經決定,那我就給你們登記在冊了。陶立業,陸星火,陶棠棠是吧。”官吏趕緊確認道。
“沒錯,大人,我們是要現在就去嗎,能不能給一些時間容我們收拾一下行李。”陶立業趕緊問道。
這時候後邊的官差都開始催促了起來。“交涉好了沒有,時間緊急,趕緊把人都帶上!”
“好了好了,各位官爺,已經登記好了,他們家按規定能出三個人。”官吏趕緊笑着跑過去好聲好氣的說道。
“那就趕緊把人帶走,我們該走下一戶了。”官差一聽已經登記好就趕緊催道。
“他們家還有些賑災的物資要帶,要不然,我一會兒親自把他們帶去衙口集合吧,你們先行下一戶。”官吏趕緊笑着說道。
“行,別耽誤時間,弄完趕緊過去,不然一會兒檔案對不上,都得被牽連。”那一夥兒官差這才撤走。
“你們不是有糧食賑災嗎?趕緊拿東西去。”官吏趕緊使了眼色給他們,給他們爭取了一點時間去準備。
“爹,陸大哥,我們去拿糧食。娘,你去幫我們收拾一些衣物。”陶棠棠趕緊說道。
陶棠棠隨後進了廚房把自己的燉鍋和炒鍋米飯鍋,還有一些幹糧都塞進了空間。
然後又從空間取出了三袋玉米面,準備一會兒搬出去給那些收集物資的官兵。
趙曉英打着傘從屋裏,給他們帶出來了一大包袱衣服還有日常用品。
陶棠棠也趕緊接過存進了空間之中。
等官吏已經看時間不早,正好進去催促之時,陶家三人終於出來了。
陶立業和陸星火幫忙抬着三袋玉米面出來,那些收集賑災糧食的官爺們趕緊記彔下來,說既然他們是安置的災民,會給他們家額外加一筆功績。
趙曉英戀戀不舍的看着陶立業還有陶棠棠三人跟着官吏離去,眼中都不由滲出了淚水。
這麼大的雨,他們幾人就這麼被徵去了。
果然,這災民身份一日不去,心頭就有一塊石頭一直懸着啊。
翠姑也是淚流滿面,對着這雨夜哭訴着:“老天爺啊,你真是無情啊!”
而此時,陶立業正和官吏套話,他們具體過去要做些什麼。
“放心吧,梧桐街這塊兒啊,正好就是我帶着過去的分配的,到時候給你們悄悄換些輕省些的夥計。而且,你們家現在出了三個人,到時候還能記上三個功績呢。”官吏得意的說道。
“官爺,你們都提到的這功績,到底是做什麼用的?”陶立業有些不解,趕緊問道。
“這功績對你們來說那可是有大用的,一般來說,安置進來的的災民都是要自力更生呆滿三年,才能正式落戶的。”官吏說道。
“對啊,所以這功績是?”陶立業問道。
“可你們家要是有了功績,那就不同了。一旦積累夠了十個功績,你們家就可以直接落戶蘇城,以後就是蘇城真正意義上的民衆了。”官吏又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