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兩個鋪子餐桌的中間,還設有一張圓桌,正好串聯着左右兩邊。

席上坐着的是陶棠棠一家、翠姑和寶兒、吳三、狐狸、元寶還有蓮兒,他們幾人也正好湊成了滿滿當當一大桌子。

“爹爹,娘親,今天咱們兩個鋪子就一起慶祝一下碧琉璃正式開業吧!”陶棠棠第一個舉起葡萄酒對着爹娘說道。

陶立業點了點頭舉杯站了起來。

“不論是東籬下還是碧琉璃,兩間鋪子紅火的生意都離不開大家辛勤忙碌和共同的經營,我們第一杯就先敬大家。”陶立業遙舉酒杯看着兩大鋪子裏的人說道。

隨着陶立業把杯中的酒一飲而盡,其餘人也都跟着舉杯一飲而盡。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接下來咱們兩間鋪子要走的路還很遠,路途中也許會出現坎坷,但我相信,只要我們一起齊心協力,不管是什麼困難都可以趟過去的!”

“所以,讓我們一起爲酒樓、爲琉璃鋪、爲自己的未來!幹杯!”陶立業對着大家大喊道。

終於,此次宴席的氛圍也已經到達了高潮。

酒樓這邊的夥計們聽說,碧琉璃鋪子今天的營收竟然都遠遠超過了酒樓,對此他們全都驚訝不已。

“真沒想到啊,琉璃鋪子營收居然能這麼高,三萬多兩呢!好羨慕!”有個夥計激動的說道。

“哎呀,所以說咱們酒樓也要加油啊,別讓那邊的姑娘瞧不起咱們。”另一個夥計跟着說道。

“咱們也別妄自菲薄,畢竟琉璃鋪子和酒樓還是很不一樣的,何況他們今天是剛開業,老大的宣傳策略那麼好,第一天營收這麼多也是不足爲奇的。

以後如果看穩定來說,可能還是咱們酒樓更有潛力呢。”有個腦子靈光的分析道。

“說的沒錯!最近天氣比較冷,酒樓客人少些也是正常的,等年後開春了,我們指定能扳回來一局!”另一個弟兄跟着說道。

“不行,老大不急,我們也要急。一會兒我就去找老大,請她再多開發一些適合冬天的菜,我們也要趕在年前營銷一波!不能坐以待斃!”還有一個不服輸的弟兄說道。

“說的對!千裏之行始於足下!我們萬不能因爲冬天就懈怠!”有人想起了陶立業剛說的話,立馬跟着說道。

而他們口中無所不能的老大,此時正沒心沒肺喫的開心。

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身爲酒樓掌櫃,即將要被手下的小弟們給催着往前跑了。

有了他們這羣愛崗敬業的好兄弟們,身爲掌櫃的陶棠棠想摸魚?!

那必不可能!

等宴席到了尾聲。

趙曉英親自包了好多個大紅包,分給了碧琉璃鋪子裏的所有人。

那羣姑娘們看着手裏的紅包,心中都激動不已。

就連東籬下酒樓這邊,都跟着沾了光,每人也拿到了一個紅包。

兩個鋪子的人心裏都暖暖的,更加慶幸自己跟對了老大和掌櫃!

——

翌日。

蘇城,官署。

年大人和陶先生一起編寫好的水利工程方案,終於遞到了蘇大人的案上。

蘇大人正坐在上首仔細的翻閱着此方案,而年大人和陶先生正坐在下首喝茶靜候着。

“這…這怎麼可能!你們這方案簡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蘇大人看着水利工程方案都已經被徹底震驚。

“蘇大人,還請您完整的閱覽一遍!絕對不會讓您失望的!”年大人趕緊說道。

“可你們這方案中提到的新型材料似乎從沒聽過啊,比如這水泥是何物?是指湖水中的泥嗎?”蘇大人有些疑惑的問道。

“回稟大人,方案中涉及到的新型材料都是陶先生提出的。比如您剛說的水泥是一種新型材料由石灰和土料組成,它不但粘性極好而且十分堅固!

我們爲了確認它的效果,已經實際實驗和檢測過了!

這些新型材料確實要比原先方案中的材料更爲堅固,且造價也更爲低廉!”年大人不禁激動的說道。

“好啊!你們二人真是我大夏的福星啊!”蘇大人一聽瞬間大喜過望。

當初,年大人和陶先生一起商討建築材料的時候,年大人真是對此頭疼不已。

而陶立業卻是駭人聽聞的提出了一個方案,研制新型建築材料!

可年大人一聽卻是一頭霧水,表明新型材料大家都設想過,可還從沒聽說有人成功的。

陶立業對此胸有成竹,他說有一些方子可以一試!

年大人一看他不像是在開玩笑,而且他也深知陶先生乃大才之人。

反正年家的家底豐厚,支撐他們研制一些新型材料還是綽綽有餘的,畢竟這材料如果一旦研制成功,那可是天大的榮譽啊!

於是,他們就這樣一拍即合,開始研制了起來。

期間,陶立業就提出了很多設想,這可是把年大人給震驚了一次又一次!

年大人不禁感嘆,不愧是陶先生啊,想法和思路與常人就是不同。

在配方階段,陶立業也是遇到了很多困難,畢竟古代不比現代,各類材料俱全。

但他一邊讓陶棠棠幫忙買到了許多相關資料,還一邊請教梨梨幫忙解決配方和簡化流程的問題。

最後,真是皇天不負有心人!

他們都研制成功了!

而且,陶立業爲了提高效率,還造出了許多工程設備,不過設備還是處於依賴於人力和水力運轉的階段!

但這也已經夠讓年大人喫驚了,在他眼裏這簡直都是巧奪天工之作!

在徹底解決新型材料的那一天,年大人和陶立業簡直是熱淚盈眶!

因爲材料一解決,那麼他們構想出的方案就可以落地了!

畢竟,南水北調工程可沒有那麼簡單。

他們不但要打通南北五大運河,新建三大調水線路,連接大夏朝最大的一河一江!

其中遇到的最爲嚴峻的困難,就是連接大河的那一段!

大河的水勢兇猛,經常泛濫成災,如果想要真正連通,那麼就需要建造一座超級大壩!

可是這種大壩在大夏朝的歷史中從沒見過,也無人敢想。

就連年大人原本方案中也是舍近求遠直接規避掉了這一段,但也使整個方案有了一些遺憾。

可當陶立業看到之後,就拍板確定要造出這座超級大壩!

大河的水量充沛,絕對是南水北調最重要的一環。而且建造大壩意義頗多,不但可以引水還能徹底解決大河周邊洪澇災害的問題。

原本,年大人是不敢想的。

可當陶立業說的新材料一個個研制出來,超級大壩的圖紙也真的躍然紙上之後。

年大人才緩緩意識到,超級大壩,真的有可能建造出來了!

那麼,他設想的南水北調,也就真的名副其實了!

本章已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