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坐在上首的蘇文山,終於看完了南水北調方案。

“太好了!這絕對是一項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偉大水利建築工程啊!”蘇文山拿着手中的南水北調方案心中真是澎湃不已。

可下一秒,蘇文山的神情突然變得有些落寞。

“唉!可惜啊,可惜!”蘇文山不禁感嘆了一聲。

“蘇大人,您是覺得方案還有哪些欠妥之處嗎?”陶立業疑惑的問道。

“非也……非也。”蘇文山長嘆了一口氣。

“大人,您是不是擔心朝廷可能會不予採納?”年大人似乎猜到了蘇文山的想法。

“唉!是啊!如此驚世駭俗、利國利民的方案,可惜生不逢時啊!”蘇文山遺憾的說道。

如今世道混亂,民不聊生。

宦官當道把持朝政,國庫都幾乎被他們中飽私囊揮霍一空。

而北方的大小戰事更是無休無止,迫使當地的百姓流離失所,中原的飢荒旱災更是數不勝數,一片末世之相。

近期,京城還傳來了消息。

據說丁安福想要徹底放棄北方一直在堅守的城池,只因爲國庫空虛無力再支撐戰事。

朝廷內的太子黨派對此極力抗爭,說那片遼闊的疆域城池絕對不能讓與蠻夷,不然這將會動國之根本,給大夏留下無盡的禍患。

而且蠻夷性格暴虐,一旦放他們入城,滿城的百姓豈不是都要被屠戮殺盡。

此話一出,除了丁安福的那羣走狗,其他朝臣也都紛紛贊同了起來。

後來,太子跪在皇帝病榻前悉心照料,借機諫言不可放棄北方城池,不然父皇的千古美名可能會因此毀於一旦。

皇帝本對北方的城池要不要繼續守,並沒有太大意見。

要不是丁安福說國庫全都支援了北方戰事,影響了他要修築的仙臺,不然他根本不會管此事的。

可如今,太子說放棄城池會影響他的千古聲譽,他就又頓時猶豫了起來。

太子見有希望,就趕緊舉薦了大夏最有名的武將魯策,並提出暫緩修建仙臺的主意。

他說不如先讓魯策派兵拿回城池,打退蠻夷,等父皇的盛名傳遍五洲四域的時候再修築仙臺。

這時候父皇身上的功德就能更添一筆,定能感動上蒼,讓父皇如願長生!

病榻上的皇帝一聽,瞬間龍顏大悅!

這可真是說到點子上了!

他這也是第一次覺得自己的兒子竟然如此懂他,便把此事交由太子處理,令他一定辦妥。

後來,丁安福見此事確實沒了回旋餘地,更是痛恨起了太子!

蘇文山想到這裏又嘆了一口氣。

太子如今的局勢雖然已經有所好轉,但還是不夠啊。

“如今北方戰事正值火熱,國庫空虛,想要朝廷批準修築如此大的水利工程,恐怕是難上加難。”蘇文山看着眼前的方案心中冰冷不已。

“蘇大人,其實您擔心的事,我們也考慮過。”陶立業聽後回道。

“哦?陶先生對此難道還有什麼辦法嗎?”蘇文山抬頭好奇的問道。

“南水北調大運河如此大的工程,哪怕是在安居樂業的好年代都很難實現,更何況是如今。

所以,我和年大人商討過,此工程恐怕要分爲五個階段來實施。”陶立業緩緩說道。

“哦?具體是哪五個階段?”蘇文山好奇的問道。

“我們整個南水北調運河工程,起點爲臨近蘇城的錢塘江和丹江的交匯處雙龍壩,途經大江、中原、大河、京城,最後蜿蜒向東匯入東海。

而我剛說的五個階段,其實也就對應着我們南水北調中的五段運河工程。

第一階段,自然就是指雙龍壩到大江這一段,其實這一段在整個工程中,相較也是最爲容易的。

因爲他們之間本就有一道古運河,而我們只需要按方案加固拓寬拓深,重新改造兩端運河堤壩即可。

所以我們遞交給朝廷的方案,就可以先從這第一階段開始。

哪怕他們不同意,我們蘇城的財力也完全可以支撐修築這一階段的工程。

而後邊的第二段大江到中原,還有第三段中原到大河的超級大壩,這些都是需要大量人力和銀錢支撐的,所以我把他們規劃到了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

其實第二階段應該也很快就會來臨。

我們完全可以先從第一階段開展,然後慢慢等候這個時機。”陶立業沉聲說道。

“這時機是指?”蘇文山似乎隱隱猜到了陶先生的計劃。

“等我們大夏朝局勢穩定,百廢待興,急需補充國力,讓中原恢復生產的時機!

這時候,上位者定然不會放過我們這個利國利民的方案!

最後,我們一旦把這兩個階段的方案成功推進,那麼最後的兩段工程也就會變得十分容易了。”陶立業胸有成竹的說道。

蘇文山一聽冷汗都瞬間冒了出來。

這陶先生和年大人兩人難道連京城的局勢都已經預測出來了嗎?!

陶先生說的確實沒錯,如果分爲這五個階段的話,似乎確實有落實的可能!

畢竟第一階段,不論朝廷是否會有作爲。

他們蘇城作爲大夏能與京城並列的富饒大城,確實可以支撐第一階段工程的實施,畢竟它對蘇城的影響也是最大的。

一旦真的按方案把運河實施下來,那麼大江和蘇城就可以徹底放開航運,必然會增進蘇城的貿易經濟。

而第一階段修建完成之際,恐怕也就正是新皇上任的時刻!

那時候,百廢待興,中原急需解決幹旱恢復生產力。

那麼,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確實如陶先生所言,肯定會成爲解決新朝最頭疼的困境之良藥!

大才啊!大才!

蘇文山都不禁感嘆了起來。

“沒錯,等我們南水北調大運河的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完成之後,哪怕我們不着急,京城也會迫不及待的,畢竟第四階段的目的地正是京城!”年大人也跟着說道。

“原來如此!”蘇文山的眼睛又亮了起來。

“沒錯,運河到時候已經從南方連通中原,運河帶來的百般利處京城不會看不見,到時候我們再提出第四階段和最後的第五階段,那這個工程就可以徹底完整的落實了!”陶立業也跟着說道。

“哈哈哈哈哈哈!我蘇文山能得二位,可真是三生有幸啊!”蘇文山聽後大笑起來。

就此,南水北調大運河的工程方案終於定了下來。

本章已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