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如今的人信錢財信官位信權勢,喫喝玩樂才是重點關注。假如是正信願信的人,無須費舌口就能畢恭畢敬。

看出唐阿婆內心失意,我問:“阿婆,你每天在家裏做什麼?”

她茫然得回過神來,蒼老悴憔的憂傷:“起來去散步,喫過早餐了,再去佛堂誦經念佛。午睡起來有時念佛,有時做針線刺繡。“

“有沒有跪在佛前念佛和懺悔?”

“以前跪過一段時間,人老了身體不舒服。慧空法師說可以不用下跪,說雙手合什禮拜就夠了。”

沒有強烈的求生意望:“現在喫齋嗎?”

“偶爾會喫肉,每個月有六天過八關齋,過午不食。”

“有沒有修行十善道?”

她失意搖頭,忐忑不安:“有時要喫肉,喫肉就是殺生。有時跟鄰居聊天說閒話道長短,就是犯了口舌。每個月的六齋日,我不喫肉不串門不說嫌話。”

“這麼說,你今天念佛了過幾天就不想念。今天燒香禮拜,明天又不想拜。今天想往生,明天又覺得往生沒意思,不如喫好睡好,是不是這樣?”

沒等唐阿婆承認,她女兒知情的講述:“我媽就是這樣的情況,高興就念佛到半夜三更,高興就去廟裏打禪七。她心情不好就不念,寧願跑去廣場看唱歌跳舞。生怕患上老年呆癡症,她坐在佛堂裏不念佛,做針線活繡花繡草。”

或許是揭穿她的虛情假意,唐阿婆委屈不堪,低頭沒吱聲。

張阿婆極會巴結討好,善解人意的解釋:“大姐以前是真的一心向佛,花了很多錢去興建幾座寺廟,造佛像給佛度金身,拿錢供養出家人。她自己經常救濟不少窮人,每年放生做水路道場,還花費幾百萬印刷經文流通出去,做了很多有功德有福德的善事。”

聽得出老阿婆是有錢人,我問:“付經理,六祖開講的法寶壇經裏記彔,梁武帝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什麼功德。你知道這個故事嗎?”

“達摩祖師回答說,沒有功德。六祖解釋不能把福德當功德,功德是見性是功,平等是德。想要往生極樂,需要自己去修行求生。”

“梁武帝的下場怎麼樣?”

“史書上記載,他是被活活的餓死。有沒有往生,年代久遠不好判斷。”

或許是過於失望,唐阿姨發出嗚咽的哭啼聲。

千舒雨的奶奶趕緊安慰,哄小孩子的相勸:“大姐,你念過五百多萬句佛號,念過三十多萬次的往生咒,就是預定好的往生門票。幾個高僧大德都說了,你肯定能上品往生。”

可見唐阿婆曾經努力精力,偶爾有過一心往生的信願。

我沒去跟她辯解,扭頭問:“付經理,有哪部經文上說,念上五百萬佛號可以往生?”

“經文上只說持佛名號一心不亂,一日一夜或是七日七夜便可往生,沒有說念佛次數。”

“有沒有說用幾個月的時間,或是一年幾年,念完五百萬句佛號和三十萬遍往生咒,可以不用修行,隨便喫喝玩樂坐等往生?”

“沒有這樣的經文,只說念得一心不亂。”他想安慰老人家,故意說:”外婆念了那麼多句,應該可以往生。”

張阿婆討好相勸:“大姐,你做了那麼多好事,又念了那麼多的佛號,幾位高僧大德都說你將來會往生,你就不用擔心。”

淚水從唐阿婆蒼老皺巴的眼眶裏溢出,沒着臉頰簌籟滑落。

王素珠善巧敏銳,拿出紙幣替她擦拭,安慰不要傷心。

唐阿婆抹拭着淚水,傷心嗚咽:“衛鐵,我能不能往生?”

所謂未得未證,沒有修持悟道我沒敢胡說:“阿婆,你這麼問是犯傻的表現,有損福德有損功德。”

她止住哭啼的駭然,拿過紙巾擦拭淚水。

王素珠耳根麻利,快語快語:“怎麼有損福德功德?”

“極樂世界是由阿彌陀佛創建的,由佛菩薩們來決定誰能往生。問我沒有用,高僧法師的話也不算數。佛經和往生彔上有很多記載,臨死前幾天或是前幾個月,佛菩薩會入夢來提前告訴。胡亂去問別人,就是傻子沒有福德。”

林阿姨認同的附和:“就是嘛,要問就去問佛菩薩,別人沒有資格。以前那個康諾法師,說什麼損贈兩百萬供佛,他就加持保證上品上生做登地菩薩。當時我就不相信,私下勸告了你又不聽。”

千舒雨的奶奶斜眼鄙夷,陰陽怪氣:“大姐是人老塗糊,錢多人傻。咱們好心提醒,還被臭罵說對佛菩薩不恭敬。”

唐阿婆抹着老淚,茫然無所措:“我怎麼去問佛?”

“有些修行人可以在禪定,在夢境裏提前得灌頂受記。比如說夢見佛菩薩的金身放大光明照在身上,要麼看到神人來到家裏作客,或是贈送金色水果,要麼在禪定裏去極樂世界遊玩,要麼夢見坐在人羣裏聽佛菩薩講經說法,或者看到自己坐在金蓮花裏,要麼看到天上的宮殿金碧輝煌。從這些吉祥徵兆裏,可以判斷能不能往生。如果沒好的徵兆,只能去祈禱佛菩薩的加持。”

方老板走過來,客氣得遞上香煙:“衛警官,你有沒有夢見好的徵兆?”

“隨便把好夢告訴別人,會撞邪不吉利。”我接過香煙道,“所以我不能說,你不要問。”

唐阿婆擦拭淚水,失望嗚咽:“沒有得到好夢,那該怎麼樣?”

“阿婆,你禮拜過幾位師父,他們怎麼說?”

“上德禪師讓我積福行善清靜戒律,一心專念佛號。平常在佛前多跪拜多懺悔,多讀經文多念佛號,叫我下跪祈禱,請求阿彌陀佛拔救往生。”

“你跪拜懺悔的時候,哭過幾次?”

“沒有,一次都沒有。”

從未在佛前跪哭過,證明沒有真心去哀求拔救。

“付經理,你懺悔的時候有沒有掉眼淚?“

他放下手裏的茶杯,如實回答:“哭過幾次。沒有佛菩薩的保護和指引,很難成功。包括現在念佛號,出於感恩阿彌陀佛的大慈大悲,沒有他建立起極樂世界,沒有他救度衆生的大願力,我將來就沒有機會往生。總之,要對佛菩薩心存感恩。戒律可以守不住,禪定可以修不到,但是要相信阿彌陀佛,要心存感恩。”

林阿姨動容的講述:“記得十年前,我老公病死了傷心難過,第一次讀到觀音普門品,讀着讀着傷心落淚。當時家裏沒有佛像,跪在書房裏哭起來。”

“念佛的時候,你有沒有心生歡喜,或是感恩落淚?”

“我是念觀音名號,喜歡唱誦和心念菩薩的名號。每次在佛堂裏下跪念誦,覺得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經常落淚。”

“每天都跪拜嗎?”

“早晚都要下跪禮拜,做懺悔和念菩薩名號。”

“林阿姨,你念誦的時候有沒有聞到香味,或是頭上散花?”

“一次在佛堂讀誦大悲咒,聞到清新的花香味。一次在湖邊散步心裏默念,當時是三月湖邊沒有桂花樹,鼻孔卻聞到一股濃烈的桂花香味。有次在禪定裏念誦,看到頭頂有吉祥的光茫,沒有散花。”

證明福澤深厚有功德因緣,深知世間之人面臨老、病、死苦,讓她有強烈的出離心和慈悲心,有跪求往生的願力。

心有多虔誠,觀音菩薩就有多靈驗。

涉到佛學修行的問題,我原本是就門外漢一竅不通,不過是讀過幾本經懂得一點皮毛而已。今天以爲是接待邱團長,沒料到他一句話都不說,反而是老阿婆們來問經求法。

我不敢胡亂說法,避免誤導他人斷人慧根。

注意到唐阿婆傷感茫然,顧念她贈送厚禮,我於心不忍。盡管自己沒有法力,沒有佛學的才識,還是希望盡力幫她。

“阿婆,你都九十二歲,子女們有沒有替你準備好墳墓棺材?”

她愁苦哀傷,心有餘悸:“七十七歲那年生病,子女去挑選墳地,備好兩套金絲壽衣和往生被。”

“他們當面跟你商量,還是背後偷偷去挑選墳地。”

提起不堪的往事,她傷感的淚水溢出眼眶,再次嗚咽落淚。

她女兒心疼難過,安慰辯解:“你當時病得嚴重,醫院下發病危通知書,我們姐弟才商量給你準備墳地。你要是沒病得嚴重,也不會犯傻找墳地。”

“你生病的時候,子女有沒有來爭搶你的財產?”

“就數阿霆阿冰搶得最兇,連孫子都來爭搶,老伴留給我的錢都被他們搶走,三幢樓房都被分手。我現在心裏記恨,不理他們。後來我搬去跟阿朗住,想着死了都不想讓他們來參加葬禮。”

“阿婆,你誦持五百萬佛號和三十萬的往生咒,沒有得到法喜禪悅。下跪懺悔沒有掉過一滴眼淚,沒有夢見過佛菩薩,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不知道。”

“有一部經文,叫必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經文上說,有人拿一錢一華一香,去好心布施阿彌陀佛,死後必生阿彌陀佛國。阿婆,你穿金戴銀喫人參喝牛奶,卻舍不得供奉給佛菩薩,晚上連燈都不上供,幾杯才更換一杯清水。證明你沒有出離心,對佛不恭敬不虔誠。”

本章已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