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瑩:
我怎麼那麼喜歡你的笑容啊。
你的笑容不是那麼輕易的,那麼嘈雜的,那麼……我也不知道怎麼說。就是……就好比,有人看各種短視頻就笑飛了,有人打打鬧鬧就覺得很好,有人搞個惡作劇自己能笑一天,但是你都不是。
你的笑容也不是那種被咯吱笑了,或者是被逗笑了。
你的笑容,你的笑容,你的笑容,就像是看着一朵花開。對!就是這個比喻,就好像我在看着一朵玫瑰,從花骨朵,到完全盛開的全過程!
就像我在看着一朵花開,然後看着你蕩漾起來的笑意,完全是發自內心的歡喜,完全是來自對生命的熱愛,充滿了開心的氣息。
你的嘴角慢慢上揚,眼角含着笑意,你的明眸流轉,你的鼻頭皺起來,然後你的皓齒露出來,笑的時候你還會微微搖一搖頭。
有時候你還會靠在椅背上,張開雙臂。
瑞瑩,你知道嗎?世界那麼大,可是你張開雙臂,在笑或者在說的時候,我覺得整個世界都在你的懷裏。
那個溫暖的懷抱,就像家一樣。
我繼續我們中午關於學習的話題吧。
過去,學習是一種壟斷。你看舊社會申冤都要找人寫狀紙。這甚至是落地的秀才可以從事的一個重要工作。寫信、寫狀子、讀信、寫對聯……。在西方,教會一度壟斷了教育。
但是現在,每個人都可以學習更多的知識,書店裏,幾十塊錢就可以把一個人一生的思考買下來;學校裏,三年可以學完物理400年的研究發現。
但教育的差別也逐漸顯現。
國外的基礎教育裏面,學習是探索未知、發現興趣,然後層層深入。所以他們的學習是越來越難越來越深入,但是完全是個人興趣驅動的。沒有興趣的人,很早就去幹別的了。他們的社會選擇很多,容錯率高。
我們的教育,從國家層面是選拔人才,用於國家建設。這在國家層面毫無問題——只有最優秀的人,才能通過這些繁冗的考試。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模式,也確保了最優秀的那批人能夠拿到最好的資源。這實際上是確立了金字塔的管理框架,也就是自上而下的利益分配和權力控制。
這種篩選機制,從國家層面效率高,而且結果也不差。但是,對於普通人而言,可能付出的就是終生陪跑的代價。
因爲我們的教育,爲了陪跑那些能衝過獨木橋的贏家,所有人都必須全力以赴做這一件事。這意味着每個人都要被剝奪興趣,剝奪探索的權利,然後給你很多雞零狗碎,這些細節必須完全掌握,但是到底爲什麼你根本不用管它。
物理、化學、生物,明明都是實驗課程,但現在真正能做實驗的寥寥無幾。我們高中據說以前做過實驗,雖然只有老師可以做實驗,至少還能看看。但一次差點失火,結果之後就只有背書了。
我不知道你們物理課怎麼講,但是哪怕是看影像材料,也不可能完全弄懂吧?我物理真的算好的,但是真的無法適應這種內容。幹脆選了大文。幸好是文科,我才有機會考上大學吧。
當然這也得益於我做的App,因爲我必須整理無數科的無數內容,所以我必須先要有一個大局觀。我站在高處去看這些雞零狗碎,確實記不住。但是我發現歷史上,這一系列的探索都是有跡可循的。如果血肉飽滿,這些知識點其實是完全有邏輯的,而且充滿樂趣。
這有點像學習遊泳,但是不下水,我們在屋子裏分解遊泳的動作,而且還要考試。考試的內容,遊泳運動員都不一定知道。比如:蝶泳時雙臂的夾角一般是多少度到多少度之間?蛙泳時,最節約能量、效率最高的頻率是多少?當我們調頭的時候,我們的雙腳與泳池的距離多少cm,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你看,聽起來頭頭是道,而且還有各種冠軍的參考數據,但是其實是毫無意義的。
你說是不是完全沒有意義?也不是。
如果一個人到了專業運動員的級別,知道了這些道理,可能會讓他們的遊泳水平更精進一些。
或者一些教練,要教一些業餘或者專業運動員,可以用得上。但是大多數時候,這些內容毫無意義。
所以啊,我一直在想,如果我很早就知道我是誰,我是不是願意主動選擇這些考試?如果我不這樣考試成功,又怎麼能有機會去探索更大的世界?
學習知識,應該是爲了滿足我們自己發展探索未來的需求。但現在似乎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任務。這些任務爲了能畢業進入下一階段,但這些任務和我們想象的未來毫無關系。
小學畢業,去哪所學校不是你的興趣愛好能決定的;初中畢業,去哪所高中也不是你的興趣愛好能決定的;高中畢業,去哪所大學也不是你的興趣愛好所能決定的。甚至於,將來你想考公務員,你去哪個城市、到哪個崗位也不是你能決定的。你能決定的,就是明確這一關的目標,然後拼命的考試,然後等通知。
我們在最好的年華裏,所有的一切,都不是我們自己所能決定的。不是嗎?
瑞瑩,我之前從來不覺得我必須要到哪裏去。
但是現在,我非常的後怕。如果我高三的時候沒有決定衝刺高考,我就不可能遇到你。
如果沒有遇到你,我就不可能想那麼多關於人生、關於自己、關於未來、關於愛的話題,然後發現自己的淺薄,然後又讓自己看到重生的希望。
如果沒有遇到你,我可能在某個地方拼命賺錢,然後用自己賺的錢來嘲笑985、211的學生,甚至會找一些重點大學畢業的人來工作,來證明自己其實也很棒。
賺錢的感覺確實很棒,但如果我那麼做了,我的價值觀和判斷力也就扭曲了。我能體會到的快樂,就不再是生命的快樂、自由的快樂、跳舞的快樂、歌唱的快樂、旁若無人的快樂、能夠做自己的快樂。
我的快樂就完全變了。我也無法真正感受到愛。我肯定也像村裏的人一樣,覺得沒錢找老婆、有錢找小三,富豪找明星。淺薄地想要衣錦還鄉,懦弱地用金錢來豪橫。
瑞瑩,是你拯救了我。
我現在還有賺大錢的夢想,但是,這個夢想裏剔除了最糟糕的那些雜質。可能接下來的成功會慢很多,甚至更容易失敗。但是我的整個生命被激活了,我活在了愛裏面,我活在了花開葉落都能感知到的神奇的世界裏。
我不再是存在着,我是在生活着。每天刷牙、洗臉、整理牀鋪、認真梳洗穿衣,都在感受着生之力量。原來好好生活就是最大的英雄主義。
受到五哥何立新的啓發,現在我們整個寢室都在認真整理打扮自己,在找自己的風格。大哥葛熊就是務實書卷風,每天的圍巾是他的招牌;二哥高偉銘健身有起色之後,現在開始走猛男路線了,他甚至還想做近視眼手術,何立新說,猛男戴眼鏡才更騷,他才作罷。
三哥趙和塵最近走城市型男的路線,其實我也不知道是啥,但是他把自己很多灰蓬蓬的衣服都捐了,新買的衣服都是橙色、紅色、白色的亮色,做了頭發,換了金絲眼鏡。何立新嘲笑他說,他要當“撈仔”。
四哥聶國慶給自己的定位是反差。因爲人粗壯又是糙漢子,索性就更粗糙,剃了半寸,衣服也往越野的方向發展,雜牌子也省錢。“將來要找老婆的時候,人家開始看不順眼,一走近發現內心很好。”這不就贏了麼!
就連何嘉穎,都覺得我變了。“浩軒同學,爲什麼你這些天變化這麼大?告訴我爲什麼?”
在這些改變的背後,我們整個寢室都開始注重家務和衛生了。現在不用學生會或者導員查寢,我們自己就是隨時都幹幹淨淨的。
我覺得這些改變,都有你的功勞。
一點點努力,帶來一點點改變,然後看到更遠的希望,大家就都知道了未來的方向。
多美好啊。
就像你的笑容一樣。
瑞瑩,你看,這是不是特別棒的學習?這比我們學到的那些知識點有用太多了。
想念你的笑容。
還有你瀟灑的揮手。
我在。
浩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