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莹:
我怎么那么喜欢你的笑容啊。
你的笑容不是那么轻易的,那么嘈杂的,那么……我也不知道怎么说。就是……就好比,有人看各种短视频就笑飞了,有人打打闹闹就觉得很好,有人搞个恶作剧自己能笑一天,但是你都不是。
你的笑容也不是那种被咯吱笑了,或者是被逗笑了。
你的笑容,你的笑容,你的笑容,就像是看着一朵花开。对!就是这个比喻,就好像我在看着一朵玫瑰,从花骨朵,到完全盛开的全过程!
就像我在看着一朵花开,然后看着你荡漾起来的笑意,完全是发自内心的欢喜,完全是来自对生命的热爱,充满了开心的气息。
你的嘴角慢慢上扬,眼角含着笑意,你的明眸流转,你的鼻头皱起来,然后你的皓齿露出来,笑的时候你还会微微摇一摇头。
有时候你还会靠在椅背上,张开双臂。
瑞莹,你知道吗?世界那么大,可是你张开双臂,在笑或者在说的时候,我觉得整个世界都在你的怀里。
那个温暖的怀抱,就像家一样。
我继续我们中午关于学习的话题吧。
过去,学习是一种垄断。你看旧社会申冤都要找人写状纸。这甚至是落地的秀才可以从事的一个重要工作。写信、写状子、读信、写对联……。在西方,教会一度垄断了教育。
但是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书店里,几十块钱就可以把一个人一生的思考买下来;学校里,三年可以学完物理400年的研究发现。
但教育的差别也逐渐显现。
国外的基础教育里面,学习是探索未知、发现兴趣,然后层层深入。所以他们的学习是越来越难越来越深入,但是完全是个人兴趣驱动的。没有兴趣的人,很早就去干别的了。他们的社会选择很多,容错率高。
我们的教育,从国家层面是选拔人才,用于国家建设。这在国家层面毫无问题——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通过这些繁冗的考试。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模式,也确保了最优秀的那批人能够拿到最好的资源。这实际上是确立了金字塔的管理框架,也就是自上而下的利益分配和权力控制。
这种筛选机制,从国家层面效率高,而且结果也不差。但是,对于普通人而言,可能付出的就是终生陪跑的代价。
因为我们的教育,为了陪跑那些能冲过独木桥的赢家,所有人都必须全力以赴做这一件事。这意味着每个人都要被剥夺兴趣,剥夺探索的权利,然后给你很多鸡零狗碎,这些细节必须完全掌握,但是到底为什么你根本不用管它。
物理、化学、生物,明明都是实验课程,但现在真正能做实验的寥寥无几。我们高中据说以前做过实验,虽然只有老师可以做实验,至少还能看看。但一次差点失火,结果之后就只有背书了。
我不知道你们物理课怎么讲,但是哪怕是看影像材料,也不可能完全弄懂吧?我物理真的算好的,但是真的无法适应这种内容。干脆选了大文。幸好是文科,我才有机会考上大学吧。
当然这也得益于我做的App,因为我必须整理无数科的无数内容,所以我必须先要有一个大局观。我站在高处去看这些鸡零狗碎,确实记不住。但是我发现历史上,这一系列的探索都是有迹可循的。如果血肉饱满,这些知识点其实是完全有逻辑的,而且充满乐趣。
这有点像学习游泳,但是不下水,我们在屋子里分解游泳的动作,而且还要考试。考试的内容,游泳运动员都不一定知道。比如:蝶泳时双臂的夹角一般是多少度到多少度之间?蛙泳时,最节约能量、效率最高的频率是多少?当我们调头的时候,我们的双脚与泳池的距离多少cm,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你看,听起来头头是道,而且还有各种冠军的参考数据,但是其实是毫无意义的。
你说是不是完全没有意义?也不是。
如果一个人到了专业运动员的级别,知道了这些道理,可能会让他们的游泳水平更精进一些。
或者一些教练,要教一些业余或者专业运动员,可以用得上。但是大多数时候,这些内容毫无意义。
所以啊,我一直在想,如果我很早就知道我是谁,我是不是愿意主动选择这些考试?如果我不这样考试成功,又怎么能有机会去探索更大的世界?
学习知识,应该是为了满足我们自己发展探索未来的需求。但现在似乎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任务。这些任务为了能毕业进入下一阶段,但这些任务和我们想象的未来毫无关系。
小学毕业,去哪所学校不是你的兴趣爱好能决定的;初中毕业,去哪所高中也不是你的兴趣爱好能决定的;高中毕业,去哪所大学也不是你的兴趣爱好所能决定的。甚至于,将来你想考公务员,你去哪个城市、到哪个岗位也不是你能决定的。你能决定的,就是明确这一关的目标,然后拼命的考试,然后等通知。
我们在最好的年华里,所有的一切,都不是我们自己所能决定的。不是吗?
瑞莹,我之前从来不觉得我必须要到哪里去。
但是现在,我非常的后怕。如果我高三的时候没有决定冲刺高考,我就不可能遇到你。
如果没有遇到你,我就不可能想那么多关于人生、关于自己、关于未来、关于爱的话题,然后发现自己的浅薄,然后又让自己看到重生的希望。
如果没有遇到你,我可能在某个地方拼命赚钱,然后用自己赚的钱来嘲笑985、211的学生,甚至会找一些重点大学毕业的人来工作,来证明自己其实也很棒。
赚钱的感觉确实很棒,但如果我那么做了,我的价值观和判断力也就扭曲了。我能体会到的快乐,就不再是生命的快乐、自由的快乐、跳舞的快乐、歌唱的快乐、旁若无人的快乐、能够做自己的快乐。
我的快乐就完全变了。我也无法真正感受到爱。我肯定也像村里的人一样,觉得没钱找老婆、有钱找小三,富豪找明星。浅薄地想要衣锦还乡,懦弱地用金钱来豪横。
瑞莹,是你拯救了我。
我现在还有赚大钱的梦想,但是,这个梦想里剔除了最糟糕的那些杂质。可能接下来的成功会慢很多,甚至更容易失败。但是我的整个生命被激活了,我活在了爱里面,我活在了花开叶落都能感知到的神奇的世界里。
我不再是存在着,我是在生活着。每天刷牙、洗脸、整理床铺、认真梳洗穿衣,都在感受着生之力量。原来好好生活就是最大的英雄主义。
受到五哥何立新的启发,现在我们整个寝室都在认真整理打扮自己,在找自己的风格。大哥葛熊就是务实书卷风,每天的围巾是他的招牌;二哥高伟铭健身有起色之后,现在开始走猛男路线了,他甚至还想做近视眼手术,何立新说,猛男戴眼镜才更骚,他才作罢。
三哥赵和尘最近走城市型男的路线,其实我也不知道是啥,但是他把自己很多灰蓬蓬的衣服都捐了,新买的衣服都是橙色、红色、白色的亮色,做了头发,换了金丝眼镜。何立新嘲笑他说,他要当“捞仔”。
四哥聂国庆给自己的定位是反差。因为人粗壮又是糙汉子,索性就更粗糙,剃了半寸,衣服也往越野的方向发展,杂牌子也省钱。“将来要找老婆的时候,人家开始看不顺眼,一走近发现内心很好。”这不就赢了么!
就连何嘉颖,都觉得我变了。“浩轩同学,为什么你这些天变化这么大?告诉我为什么?”
在这些改变的背后,我们整个寝室都开始注重家务和卫生了。现在不用学生会或者导员查寝,我们自己就是随时都干干净净的。
我觉得这些改变,都有你的功劳。
一点点努力,带来一点点改变,然后看到更远的希望,大家就都知道了未来的方向。
多美好啊。
就像你的笑容一样。
瑞莹,你看,这是不是特别棒的学习?这比我们学到的那些知识点有用太多了。
想念你的笑容。
还有你潇洒的挥手。
我在。
浩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