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第36章 愛是人生的底色,而非目標

浩軒:

你怎麼可以每次都長篇大論說這麼多,我寫一千字都費勁。

上次我寫了600多次,沒發出來。

怎麼說呢,我有一多半被說服了,但是還有一部分我覺得你可能在欺負我讀書少。

我回頭再想想。

今天和同學的見面,嗯,一般般吧。

我發現高中大家目標都只有高考,所以那個時候偶爾談點其他的,不過是點到爲止。現在高考結束了,再談到之前某個觀點,才發現背道而馳。

但是,又有什麼關系呢?我們的友誼就是屬於那個時候的。此時此刻,我們還可以一起懷念過去。而我們彼此的懷念,讓過去更真實地存在於當下,這就夠了。

說起愛情角色,我肯定不是小白兔。我要喫肉的。雖然我不認同弱肉強食,但我無論如何都要是最強的那個,畢竟哪怕就是被照顧、被寵愛的弱肉,活起來也沒什麼意思。

對吧?要不,爲啥最近“重生”一類的文學特別火呢?還不是活了一輩子才覺得我要最強,就算不喫小白兔,照顧小白兔也居高臨下的,多爽。

所以,爲了防止你這只老狐狸找不着對象,被迫摧殘小白兔,就讓我這頭母獅子,委屈一下自己,勉爲其難收了你吧。

就如同你說的那樣,世界名著的真理,沒有足夠教育的人,確實看不懂。所以如果一個看得懂世界名著的人,和一個完全看不懂世界名著的人,可以在另外一個維度相遇嗎?

或者說,只有一兩個維度的共鳴,有意義嗎?

如果沒得選呢?

就比如舊社會,女子無才便是德。那男人只能選不識字的女人,就看繡花做衣服好不好?當然,那個時候賢妻美妾,妾不如偷,可能確實要女人沒文化,否則都得給閹了。

所以馬悠悠才會愛上牛增新,牛增新才會喜歡馬悠悠吧。都是情侶,明顯看他們倆在一起的火花就多一些,因爲可以討論的點和討論的深度都不同。

就好像普通人看劇就是好不好看,而他們卻可以討論劇的結構層次,背後的隱喻,對我們的啓示等等。

平凡的生活也沒有什麼不好,我也羨慕那些彼此體貼照顧柴米油鹽,互相心疼、知足常樂的小情侶,就像葛熊和汪雨虹一樣。但是,我覺得那可能是我無法忍受的幸福。

我也喜歡何嘉穎和馬毓暢,他們是那種享受當下生活,無限放大此刻的人。但我如果那樣,一定會心有不甘。

哪怕是我這麼喜歡何嘉穎,如果我和她在一起了。我恐怕也會繼續往前走。然後她將來追得上我,或者追不上我。

我覺得,朋友,和愛人最大的差別就是:朋友是可以分階段的,是可以停留在原地,或者分開旅行的。

比如小學的同學,初中的夥伴,高中的閨蜜,大學的舍友,哪怕將來我們分開很久了,還是可以聯系,還是可以分享各自世界裏的奇聞逸事。

我們不一定相似,甚至一定會完全不同,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分享,甚至某些地方還可以互相幫助。

但是愛情,一定是要能穿透時空,要能在不同的環境下,一起繼續闖蕩未知世界。

未知的世界,對我而言有巨大的魔力。我甚至都不知道有什麼,但是我覺得一定是看了才不會遺憾。

嗯……浩軒,我可能對我自己有一點新發現……

因爲按照這麼想的話,無論我多麼渴望愛情,愛情都不是我生命的主線。恰恰相反,我可能會爲了我自己想做的一切,隨時拋棄我的感情線。

我一定要做成我想做的事。

我要有本事在全球各地生存;我要去至少100個國家去旅遊去居住去生活;我要感受每一個城市每一個人羣的每一種生活方式;我要能學會本事,在任何一個國家都能工作賺錢。

我的一生,要有這些作爲支撐。我的一生,要看到我想要看到一切。我的一生,要按照我的軌跡去生活。

如果這一切都能如我所願的話,結婚,生孩子也不是不可以;但如果做不到這些,我肯定是“先斬意中人”。如果我的愛人不能和我一起去往我想去的地方,那麼“相見不如懷念”。

所以,愛,是我渴望的,實現我人生理想的人生底色,愛從來不是我的目標。可能很多女人都把愛作爲自己的人生目標,然後“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給螃蟹橫着走”。

但我不是。沒有任何人能左右我的目標。甚至我也不希望別人因爲我改變他的目標。我們最好是同行。

如果你不能陪我走到終點,那麼我自己去終點看一看。我相信勇闖天涯的盡頭,可能只有我一個姑娘,但絕不可能沒有優秀的男人。

你說呢?

當然,你出現的那一刻,就對我人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我現在的觀點之所以成立,也是因爲你的存在,告訴我這是完全可行的。

就如同,我的笑容,其實是因爲看到了你,才能這麼燦爛和,

想……讓你也跟我一樣燦爛(去開心一天吧)。

明天見。

There always

瑞瑩

本章已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