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第73章 朝堂革新起波瀾,保守勢力阻前行

巍峨的朝堂大殿,金碧輝煌,莊嚴肅穆。

陽光透過雕花的窗欞,在漢白玉的地面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更顯肅殺之氣。

段雲身着銀色鎧甲,邁着沉穩的步伐,走入這權力的中心。

鎧甲與地面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回蕩在空曠的大殿內,仿佛一聲聲戰鼓,敲擊着衆臣的心房。

羣臣肅立兩側,目光如炬,齊刷刷地聚焦在段雲身上。

他們神色各異,或冷漠,或探究,或帶着一絲不易察覺的敵意,像一張無形的大網,將段雲緊緊包裹。

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沉重得讓人喘不過氣來,壓抑的氣氛在殿堂內蔓延,無聲地預示着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

段雲立於殿中,感受着這股無形的壓力。

他挺直脊梁,面色沉靜,目光堅定如磐石,掃視着殿內的每一個人。

他知道,這羣人中,有的是他未來可以依靠的臂膀,有的則是潛藏在暗處的毒蛇。

革新之路,注定荊棘叢生,稍有不慎,便會萬劫不復。

他深吸一口氣,試圖壓下心中翻湧的情緒。

他告誡自己,不能退縮,不能畏懼,他必須將革新的火種播撒在這片沉痾已久的土地上。

他要打破這腐朽的枷鎖,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想到此處,段雲胸中的熱血再次沸騰起來,壓抑的情緒逐漸消散,一股堅定的信念在他心底扎根。

他向前一步,沉聲說道:“各位大人,邊境戰事已平,如今正是休養生息,開創盛世之時……”他清朗的聲音,在莊嚴肅穆的大殿內回蕩,如同一把利劍,劃破了沉寂的空氣。

然而,他的話音未落,只見一個身影從朝臣隊伍中走出,怒聲喝道:“荒謬!我絕不同意!”

段雲的話音剛落,只見一個身影從朝臣隊伍中大步流星地走出,他便是朝中保守派的代表——王太師。

王太師年逾花甲,須發斑白,卻依然目光炯炯,氣勢逼人。

他面露怒色,聲音中帶着不可置疑的威嚴:“荒謬!我絕不同意!段雲,你這是要違背祖宗之法,動搖我大周的根基!”

段雲平靜地迎上王太師的目光,他心中早有預料,知道這一場戰役不會輕易取勝。

他微微一笑,語氣依舊堅定而沉穩:“王太師,祖宗之法固然重要,但若一味墨守成規,只會使國家陷入衰敗。我所說的稅收改革,並非無的放矢,而是基於當前國情的需要。如今國庫空虛,百姓生活困苦,若不及時改革,只怕將來悔之晚矣。”

王太師雙眼一眯,冷笑道:“國庫空虛,百姓困苦,難道都是祖宗制定的稅法造成的?段雲,你這是在胡言亂語,混淆視聽!”

段雲面色不改,繼續說道:“王太師,國家的繁榮穩定,歸根結底靠的是民心。若百姓衣食無着,何來民心所向?我提出的稅收改革,旨在減輕百姓負擔,讓國家資源得到合理分配,這有何不可?”

殿內一時間安靜下來,衆臣的目光在王太師和段雲之間來回掃視。

年輕學士秦學士心中暗自贊嘆,段雲言辭懇切,條理清晰,讓他不得不心生敬佩。

他低聲對身旁的同僚說道:“段世子言之有理,稅收改革若能落到實處,必能造福百姓。”

王太師見狀,臉色變得更加陰沉,他冷哼一聲,毫不退讓:“段雲,你所謂的改革,不過是空談而已。祖宗之法,數百年來歷經考驗,豈是你一介後生可以輕易改動的?”

段雲淡然一笑,語氣中多了一份從容:“王太師,祖宗之法固然重要,但若一味固守,只會讓國家停滯不前。我願意以親身經歷,爲這場改革背書。我相信,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定能開創盛世。”

王太師怒氣未消,正欲再次反駁,突然間,一個聲音從一旁傳來,打破了殿內的緊張氛圍:“段世子,你所言雖有道理,但軍事改革之事,還需慎重考慮。”

段雲聞言,眉頭微蹙,目光轉向聲音傳來的方向,只見六部之一的尚書趙尚書已然站了出來,臉上帶着一絲復雜的情緒。

段雲心中暗自思量,這場朝堂之爭,遠未結束。

他深吸一口氣,準備迎戰下一個對手。

趙尚書捋了捋胡須,緩緩說道:“段世子,老夫並非反對改革,只是這軍事制度,關系到國家安危,百年來未曾變動,自有其道理。我大周兵強馬壯,邊境安寧,豈能輕易更改?”

段雲劍眉微挑,朗聲道:“趙尚書此言差矣。邊境看似安寧,實則暗流湧動。此次北狄來犯,若非末將拼死抵抗,後果不堪設想。我軍雖兵力衆多,但裝備落後,訓練不足,將領之間缺乏配合,致使屢次陷入被動。若不及時改革,加強訓練,更新裝備,將來必將付出更大的代價!”

趙尚書一時語塞,他雖主管兵部,但對於軍事上的事情,卻並不精通。

段雲所言句句在理,讓他難以反駁。

他支吾了半天,才勉強說道:“這……這改革之事,還需從長計議,不可操之過急。”

段雲目光如炬,直視趙尚書,沉聲道:“趙尚書,軍情如火,豈能拖延?若等到戰火燃遍國土,悔之晚矣!”他頓了頓,聲音鏗鏘有力,“我意已決,改革勢在必行!”

此時,一直沉默不語的年輕學士秦學士站了出來,拱手說道:“臣附議段世子所言!改革雖有風險,但若能強國富民,便值得一試!”

段雲感激地看了秦學士一眼,這朝堂之上,敢於站出來支持他的人,寥寥無幾。

秦學士的支持,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

其他大臣見秦學士表態,也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有人贊同段雲的勇氣,也有人擔心改革會觸動他們的利益。

王太師見狀,心中暗自惱怒。

他冷哼一聲,正欲開口,卻被一個尖細的聲音打斷:“皇上駕到——”

金鑾殿內,隨着皇帝的到來,原本劍拔弩張的氣氛頓時變得微妙起來。

皇帝端坐龍椅之上,目光掃過殿內衆人,最後落在了段雲身上。

“段卿有何事要奏?”皇帝的聲音威嚴而沉穩,讓人捉摸不透他的心思。

段雲深吸一口氣,將早已準備好的奏折呈了上去,朗聲道:“臣懇請皇上批準改革方案,以強國富民,造福百姓!”

皇帝接過奏折,細細翻閱,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

殿內鴉雀無聲,衆臣屏息凝神,等待着皇帝的最終裁決。

良久,皇帝合上奏折,緩緩說道:“段卿所奏之事,事關重大,朕需仔細斟酌。今日且先退朝,明日再議。”

段雲心中一沉他躬身行禮,退回隊列之中。

王太師見狀,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

他明白,皇帝的猶豫,正是他們保守派的機會。

退朝之後,段雲並未氣餒。

他知道,改革並非一蹴而就之事,需要耐心和毅力。

他找到謝瑤,將朝堂上的情況詳細告知了她。

謝瑤聽後,秀眉微蹙,擔憂地說道:“雲哥哥,這王太師老奸巨猾,恐怕不會輕易善罷甘休。”

段雲握住謝瑤的手,眼神堅定地說道:“瑤兒,我心中已有對策。改革之路,注定充滿荊棘,但我絕不會退縮。”

兩人商議許久,最終決定,先拉攏一些中立派的大臣,以壯大己方的力量。

段雲深知,朝堂之爭,並非簡單的權力鬥爭,而是一場關乎國家命運的博弈。

他必須步步爲營,才能最終贏得勝利。

“明日,我便去拜訪幾位大人……”段雲的話音未落,便聽到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緊接着,一個侍衛匆匆來報:“世子,宮裏來人,請您速速進宮!”

段雲與謝瑤對視一眼,心中升起一絲不祥的預感。

本章已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