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第三十二章:金風送爽時的轉型陣痛(2018年8月16日 - 9月20日)

第一節:傳統產業的發展瓶頸(2018年8月16日 晴)

立秋後的河口鎮,空氣中終於有了一絲涼意。林羽站在蠶桑合作社的倉庫裏,看着堆積如山卻滯銷的蠶繭,眉頭緊鎖。曾經供不應求的蠶絲制品,如今因市場競爭激烈,價格一跌再跌。“林鎮長,今年的蠶繭收購價又降了兩成,蠶農們都快撐不下去了。”合作社負責人老周苦着臉說道。

與此同時,王秀芳帶着婦聯成員走訪發現,鎮上的手工蠶絲被作坊大多處於半停工狀態。一位老匠人撫摸着織機嘆息:“機器生產的被子又快又便宜,我們這些老手藝,怕是要失傳了。”而數據倫理中心雖然吸引了不少關注,但尚未形成穩定的經濟效益,鎮財政依然捉襟見肘。

黨政辦裏,陳明整理着最新的經濟數據報表:“林鎮長,上半年全鎮GDP增速在全縣墊底,再不想辦法,年底考核...”他的話沒說完,但林羽已經明白其中的嚴峻性。窗外,老槐樹的葉子開始泛黃,仿佛也在爲河口鎮的未來而擔憂。

第二節:轉型方案的激烈討論(2018年8月23日 陰)

鎮政府會議室裏,氣氛異常凝重。各部門負責人圍繞產業轉型方案展開激烈爭論。“我建議大力發展旅遊業,”文旅辦主任指着規劃圖,“以老槐樹和數據倫理中心爲核心,打造特色文旅小鎮。”但立刻有人反對:“旅遊開發前期投入巨大,我們哪來的資金?”

“不如引進服裝加工廠,解決就業還能帶動蠶絲銷售。”經貿辦主任提議。然而,環保辦主任搖頭:“這與我們堅持的綠色發展理念相悖,而且容易重蹈數據造假的覆轍。”林羽聽着衆人的爭論,想起張建國的話:“做決策要聽百家言,但更要有自己的判斷。”

散會後,林羽來到樹洞圖書館,翻開小羽的繪本。其中一頁畫着老槐樹長出了“數據翅膀”,飛向遠方。這個充滿童趣的畫面讓他靈光乍現:或許可以將傳統蠶桑文化與現代數據技術深度融合?

第三節:跨界合作的艱難推進(2018年8月30日 雨)

林羽帶着團隊前往杭州,與互聯網企業洽談合作。在某知名電商公司的會議室裏,對方負責人看着河口鎮的宣傳資料,語氣冷淡:“傳統蠶絲制品市場飽和,我們爲什麼要投入資源?”林羽不慌不忙地展示了新方案:“我們可以開發帶有數據溯源功能的高端蠶絲產品,消費者掃碼就能看到從蠶繭到成品的全過程。”

雖然方案引起了對方興趣,但談判過程依然艱難。關於利潤分成、品牌打造等細節問題,雙方多次陷入僵局。與此同時,鎮裏傳來消息,部分蠶農因看不到希望,開始砍伐桑樹改種其他作物。

王秀芳在電話裏焦急地說:“再拖下去,蠶桑產業的根基就要動搖了!”林羽在酒店房間裏來回踱步,突然想起周墨曾說過的“生物電加密技術”。他連夜修改方案,將數據安全與蠶絲產品結合,提出“會說話的蠶絲”概念。

第四節:村民阻力下的耐心疏導(2018年9月6日 晴)

當合作方案初步確定,回到河口鎮的林羽卻遭遇了村民的強烈反對。在青竹村的村民大會上,一位中年婦女站起來質問:“搞什麼數據蠶絲,能當飯喫嗎?萬一賣不出去,我們的損失誰來賠?”其他村民也紛紛附和,現場一片混亂。

林羽舉起從杭州帶回的樣品:“大家看,這個蠶絲被的標籤裏嵌入了芯片,消費者掃描就能了解生產過程,這樣的產品在大城市能賣出普通被子五倍的價格。”但村民們依然將信將疑。

會後,林羽帶着幹部們挨家挨戶走訪。在趙德發老人家裏,他耐心解釋:“叔,咱們的蠶桑手藝不能丟,現在就是要給它插上科技的翅膀。”老人最終被說服:“小林,我信你,就按你的想法試試。”

第五節:技術落地的重重困難(2018年9月13日 陰)

新生產線的建設並非一帆風順。首先遇到的是技術難題,將數據芯片嵌入蠶絲需要極高的精度,多次試驗都以失敗告終。周墨的團隊日夜攻關,在實驗室裏熬紅了眼睛。“這個工藝比我們預想的復雜得多,”周墨擦着額頭的汗水,“蠶絲太脆弱,稍有不慎就會斷裂。”

與此同時,資金缺口也越來越大。合作企業的首批資金遲遲未到賬,而設備採購、工人培訓都急需用錢。林羽四處奔走,爭取到縣農業發展專項資金,但依然杯水車薪。他不得不自掏腰包墊付部分費用,王秀芳心疼地說:“你這是把家底都押上了。”

更糟的是,競爭對手得知消息後,開始散布謠言,說河口鎮的“數據蠶絲”是炒作概念,根本沒有實用性。這些謠言在村民中引發恐慌,部分參與項目的工人甚至提出辭職。

第六屆:柳暗花明的曙光初現(2018年9月20日 晴)

經過半個多月的努力,轉機終於出現。周墨的團隊成功研發出“納米級芯片嵌入技術”,樣品通過了國際權威機構的檢測。合作企業看到成果後,迅速撥付了資金。林羽立刻組織工人復工,同時加大宣傳力度,邀請媒體前來參觀。

在老槐樹下,首場“數據蠶絲”新品發布會隆重舉行。當嘉賓們通過手機掃碼,看到蠶絲從蠶繭到成品的全過程時,紛紛驚嘆。“這不僅是產品,更是文化與科技的完美結合。”一位來自上海的經銷商當場籤下大額訂單。

看着忙碌的生產線和村民們臉上的笑容,林羽松了一口氣。他翻開筆記本寫道:“2018年9月20日,產業轉型的道路充滿艱辛,但只要不放棄,就一定能看到曙光。老槐樹見證了河口鎮的每一次蛻變,而我們,將繼續在創新發展的道路上探索前行。”

秋風拂過,老槐樹的葉子沙沙作響,仿佛在爲河口鎮的新生鼓掌。遠處,滿載蠶絲產品的貨車駛向遠方,車上的貨物不僅承載着村民的希望,更預示着河口鎮充滿可能的未來。

本章已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