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莹:
你还没有回复周末散步的提议。
散步是我认为整理、思考、记忆时效率最高的方式,同时也是交流时最深入的方式。我的偶像乔布斯,几乎遇到问题就是要去散步的。
我自己也是。如果让我坐在那里,硬抠一道题,我觉得我就是重复很多遍,也记不住。
我要加深记忆,要么就是去白板上写写画画——我在宿舍也有一大一小两块白板,哥哥们都说我把职场搬到宿舍了;要么就是出去散步,一边记一边想。
我觉得好像散步的时候,是全身机能都处于最活跃也是最安稳的状态,然后这个状态会让大脑以更舒适的方式获得最佳工作状态。
当然,关于学习,还有一个就是费曼学习法。要热心教别人。我是大学才知道这个词的,但是我小学就开始这么做了。
我那时候就喜欢助人为乐。别的同学都认为教别人是浪费自己的时间,而且教会别人会威胁到自己。
只有我觉得,我要教会别人,就要自己懂得更多。所以那时候把别人的提问,视为一项挑战,就是看我能不能简单明了地给对方讲清楚。
——我做得特别好。
我甚至能在我对题目完全不会的情况下,教会对方。是不是很神奇?
我记得快高考的时候,我们班是放羊班嘛,很多人已经走没了——你们可能都没有遇到过这种奇观吧?我们老师也不喜欢我,我就自己搞。
我有自己的App,上面已经有了所有的知识点。我怕什么对吧?
那时候,何嘉颖有数学问题不会了,甚至会直接溜到我们班找我。
大概是4月份吧。她带来一道几何大题,我还没复习到那里呢。然后我就问她:
“这个题目考查的是啥?”
“需要证明是ABCE是正方形,有几种方式,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你先把这些方式和已知条件罗列好,再给我看。”
“已知条件有哪些?”
“根据已知条件,我们都能推导出哪些结论?”
“我们用夹逼定理,往中间靠近,只要解决哪几个问题,就能把已知条件,和证明结论联系起来?”
“如果我们需要做延长线,或者画虚线的话,我们该怎么做?”
“如果有一个数据无法得到具体数值,是不是只要我们证明两端都有,就可以消除掉?”
……
然后,我就一边问她,一边看她罗列公式,一边看她最后恍然大悟说,“哦我懂了。你怎么可以这么厉害!我要有你的脑子就好了。”
然后,我就问她,“到底怎么懂的,讲给我听听,我看看对不对?”
这样,我就也懂了。
但不得不说,何嘉颖还是很厉害的。刚上高三,她数学20分,也能全省排进8000名。我告诉她跟我学,高考数学80分没有问题。她考了86分。但她好像最擅长的历史搞砸了最后一道大题,否则就去985了。
其实她现在的成绩,也可以去遥远地区的985,但是她爸爸不想她去那么远的地方受苦。
他们家大业大,而且就她一个。“族望留原籍”嘛。
瑞莹,不知道为什么,我现在好像不太好意思一开篇就想你,得聊好久有的没的,才能穿插一句想你啊什么的。
就觉得好像一上来就说想你的笑容了,想你得意时眼睛骨碌碌的转圈圈了,想你的响指了,想你共鸣时的击掌了,就好像有点……冒失?
我也想你倔强倨傲的神情,那种输人不输阵的顽强,我也想你聆听时的专注神情,我也想你向我走来时像花儿一样绽放,还带着花香。
我觉得最神奇的是,当我想你的时候,我会有力量诞生出来,我会更无所惧怕。我会渴望未来,我也不会害怕苍老。
据说,男人的寿命要比女人平均少活六年。如果那样,我不会害怕在你的怀里死去。我觉得爱这个神奇的家伙,改变了我很多东西,很多恐惧因为你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可是我和你之间,还只有一个拥抱而已。
我还没有和你第二次约会。
要不,就是这个周四吧?
我的“考点记忆卡”举办感恩节回馈季促销活动,我想请你去“斗牛士西班牙餐厅”,既然我们已经开始学西班牙语了,我们就先去领略一下西班牙的风味美食吧!
没想到吧,这个城市竟然有近20家西班牙风味餐厅。更不用提墨西哥餐厅和南美一系列讲西班牙语的餐厅了。
一个小小的城市就藏龙卧虎,整个世界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们不知道的呢?如果我想在我们未来的打卡中,写下来去10000家大大小小的餐厅,你觉得怎么样?
外卖不算。
瑞莹,我喜欢你。
喜欢你你直接袒露在我面前的一切,把心捧出来的样子。喜欢你的不安全感和你的独立要强。
我知道你的不安全感不仅是需要时间,而且更需要成就和自信才能拯救。
我能做的就是守护着你,以及你的不安全感,告诉你这一切也都没有关系。
因为这一切都会给未来的你,更好的发展空间。
我相信,一个完美的人,不太会想着去探索更大的未来。何嘉颖其实非常聪明,但是她明显没有特别强大的往前冲的冲动;你们寝室的四姐田妮儿看上去也是这样的人。
我看古往今来,豪门传承,大家对于未来的动力都不强,而更多集中于掌权本身。
所以,危机感或者野心家,在遇到适当的条件时,可能会更加有成就,更加了不起。
我相信,妥善加以利用,这些都会变成我们的财富——不是说痛苦是财富,而是通过利用这些、逃离这些,我们获得更大的动力,拥有更大的野心,进而创造出专属于我们的财富。
所以,瑞莹,有些事我们没有办法立刻就改变。但是,我可以保证的是,我会一直在。我会确保未来无论发生什么,你都可以免受伤害。
我也会一直在,当你蜕变的时候,我会保证所有的伤害都不会在产生伤害。
你不需要完全的安全感,更不需要把我视为安全感。我需要你知道,我会保护你的不安全感。你可以有这个感觉,但你也要知道,我在外面保护着你,所以这不会带来真实的伤害。
我们最终,都可以和不安全感共存。未来,这种不会带来实际伤害的不安全感,就像是我们身体里,让我们终生免疫的“疫苗”一样,会给我们无穷的动力。
瑞莹,我有点能理解你。你应该不是一个特别善于交朋友或者处朋友的人,但是你看起来虽然高冷,不愿意社交,但实际上你对所有的人都会Friendly,因此也不会觉得与世隔绝的清冷。你就是喜欢独处啊。这多美好啊。
我反思了一下,我自己的话,大概更喜欢和“话(word/слово)”交朋友。
什么意思呢?圣经有句话说:话没出口,人是话的主人;话一出口,人是话的奴隶。
这句话的前提,是“人与话”应该是合二为一的。也就是说,话应该就是人。人应该遵守话。
中国古语也说:人无信不立。
但是呢,现实中,就很少有人尊重自己说的话。他们说的话,都是临时应付一下当时的场景,并不能作数的。
他们说3点钟碰面,3点半就算准时;他们说明天把书还给你,忘记了还笑嘻嘻觉得“不就一本书吗”;他们说还有五分钟就到,基本上是刚出门。
如果你真的想把自己的什么重要的事,和他们联系到一起,你就要做好失败的准备。如果你对别人的承诺,是建立在他们对你的承诺之上的,那么你就要当心,他们的失信会导致你的失信。
我一直觉得,如果一个人不尊重自己说的话,就是不尊重自己。一个不尊重自己的人,也根本不可能尊重他人。
所以,我的信任都是建立在我开始会完全相信一个人,然后如果他的话不可信,我就完全不需要把他视为朋友。
如果都不可信,我就宁可自己一个人待着。一个人可以专注做自己想做的事,多么的幸福,胜过彼此的迁就,然后比拼下限。
我高中的时候,宿舍里轮流值日,总有人偷奸耍滑,最后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干活委屈了,也都不干活了,慢慢地“劣币驱逐良币”,这就是因为气不过,所以自己也变low了。
我倒无所谓。别人怎么做,和我怎么做没有关系。我继续做我的值日。因为翘课的时间多,我其他的时候也会多做一点——每天的力气就这么多,留着也不能攒到过年兑换礼品,用掉了也没有额外损失。
我的原则就一个:以话为友,然后绝不降低标准,比拼下限。
所以可想而知,当你每次都准时出现的时候,我的欣喜,就仿佛整个世界突然有了意义。
就好像,过去我只是赤身裸体,吃了睡睡了吃的亚当,完全不知道这个世界在干什么;然后你递给我一个苹果,我们在一起吃完苹果,不仅仅是看到了彼此的赤身裸体,而且我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
原来这,才是真正美好的世界啊。
没有痛楚,无知的那些时候,其实,“我”,也根本没曾存在过。
而现在,
我连一束花开,都会知道,你在。
因为,我也在。
Here Always
浩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