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第40章 何嘉颖也同意学西班牙语

浩轩:

今天睡到很晚,然后整理了英文作业——外教让我们写一本书的读后感,刚好《小王子》看完了。刚刚又去考试。

你有多邻国的家庭套餐那就最好了。

我做免费的版本,每天都小心翼翼不要犯错,但是,不犯错怎么能成长呢?所以,学习是有点慢的,如果有了套餐,也许两年我就可以学到B2。

这么想一想,好像学英语专业确实有点亏,四年还不一定达到专八。我觉得一定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我也和何嘉颖说了,她也很喜欢。我们这么操作下去,就有点像在多邻国上面的老友记了。

果然还是有一个未来的目标,更能让我们凝聚在一起。

你说到金钱的话题,我也一直在思考。

如果太看重钱了,就可能会失去生活的重心,“钻钱眼里了”。但如果不懂得钱,也不会打理钱,不会维护自己的利益,其实也无法真正的懂得生活和享受生活。

享受生活,不是晒太阳就可以了;哪怕最极简的生活,也需要自身条件去支撑的。更何况,我们的安全感和好心态,就是来自于某种富足的稳态。

我观察我们寝室的同学们也证实了这一点。比如,大姐柳如茵,也是本地体制内的,而且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是老干部,姥姥明确说了,老宅子和他们老两口的房子留给外孙女。她家还有分到的两套房子,爸爸妈妈还攒了让她出国留学的钱,据说有一百多万。

我看她的状态,明显特别从容。她做任何事都不会有特别强的目的性,仅仅是因为喜欢。帮助别人也不会想着要回报,她会觉得“反正总要做点事”。

二姐范树花状态就要差很多。会算计每一分钱。也喜欢占点儿小便宜什么的。她其实没做错任何事,但是就是看得见的状态紧绷,而且总会大声把不如意的事情说出来(哪怕她做得都很好)。

举个栗子,范树花会在我们想要集体买东西的抱怨,但是出钱;出完钱以后也不能好好享受,又心疼钱,又抱怨又想让大家知道她在付出。

我觉得从理性上来讲,她也知道抱怨没用,甚至招人反感,但是她的生活状况,让她无法不抱怨。而她又不想彻底不合群,这种拧巴就让人很难接受。或者说,明知道她有为难之处,但就是会“败好感”。

相比之下,三姐四姐她们不仅家庭条件好,而且家庭氛围也足够好。她们就是我为人处事羡慕的样子。三姐李垚瑶真的要做什么事就可以大张旗鼓地去做,甚至可以指挥我们班级那六七个小伙子,他们也能无理由服从,感觉气场就是强大。

四姐田妮儿倒不想麻烦任何人做任何事,但也可以肉眼可见不在乎很多事,从家里带很多东西都是一式六份,从来不在乎别人是不是有回礼。

她说,当时生她的时候,妈妈大出血。医生问保大还是保小,爸爸毫不犹豫地说要保妈妈。

他们一家人都是医生,她得到的照顾很少,因为父母都加班到很晚,又只能自己带孩子,她爸爸会把她摇晕了睡着,然后她爸爸还要阅读海外文献继续学习。

在这种环境下,她很容易相信爱情,对吧?

六妹江禹虽然父母离异,但是妈妈经商,爸爸是处长,她跟着妈妈,也并不缺物质满足,但可能因为从小没有爸爸在身边,对老男人的疼爱好像难以抵挡。

我自己的不安全感是从有了弟弟以后开始的。

哎浩轩你知道吗?小学到大学只隔了七年。我弟弟今年上四年级。

我就是我弟弟这么大的时候,开放了二胎政策,我有了弟弟。

我的宠爱戛然而止。

而我父母有了弟弟以后的努力,肉眼可见。

我从那时候开始,就不再有要停留在家里,服侍二老、承欢膝下的想法了。

我也是在和弟弟争宠失败以后,觉得世界那么大,我就算没有了家,整个世界也可以是我的家。

你可以想见当时我是多么恐惧和害怕。

但是我说服自己的理由就是:在文明社会里,饿死在异国他乡的概率,肯定是所有死法中概率最低的。我一遍遍告诉自己。

我当时甚至想过,如果考上大学他们不供我读书,我自己也可以可以跑出来,活下去。

我妈妈对我就是忽冷忽热,有时候让我走远一点,过自己的生活;有时候让我留下来帮弟弟一把。

我想,她是有时候会想到自己没实现的愿望,有时候又想后半辈子清闲一些。

而我,只想为自己而活。

我对所有人的疏离,应该也与此有关。我觉得如果父母都靠不住,我不会指望别人靠得住,甚至给我更多的补偿。

我会靠自己活下去。但我同时也希望能与所有人为善。

可能我和所有人的关系,都是善意大于友谊的。

《小王子》我还打算继续看一遍。人长大了一定会变吗?为什么大人会变得无趣呢?我们有很多道理需要学习和长大才能领悟不是吗?那么我们又该如何保有童真呢?

好的小说里有好多问题,虽然还没想明白,但是光想,就让我觉得幸福了。

不想承认,但是我也想你。

瑞莹

本章已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