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美女,给你老婆买一个吧。”

卖东西的摊主四十来岁的样子,正是乱说话的好年纪,口音不重,应该也不是当地人,特地来这边赶这个会。

两人听的懂她说的什么。

陈清溪脸色瞬间就红了。

不是,她一个女大,都还没到法定结婚年龄,这称呼对吗?

耳边传来银铃般的清脆笑声,陈清溪偏头看去,“老婆”本人正在捂着嘴偷笑。

陈清溪恍然,把这一切归根于宋听今天的造型。

两人是挽着手走过来的,举止亲密,年龄相仿,说是妈妈和女儿自然是不合适。

在合法的情况下,小县城见到的女同也不少,老板理所当然地把两人当妻妻。

陈清溪在害羞之余更多的是在心里暗爽。

可能本来没打算买什么东西,占地方,但是对方这么叫,她真的要消费了。

她从那一个摊位买了好几样小玩意儿,两个那种受到碰撞会发光的水晶球,还有一个彩虹弹簧。

上面画着一个笑脸,稍微拉长的时候会变的扭曲。

宋听很喜欢这个小玩意儿。

陈清溪以前在学校门口的文具店见过,但是她对这东西不感兴趣,见旁人玩过,大概就是绕来绕去的样子。

宋听拿在手上却不是正经的玩,她就两只手各拿一端,拉扯来拉扯去,这东西在她手上就起到了一个不让手闲下来的作用。

她高兴陈清溪就高兴,但是有一点不好的就是这样的话宋听就没有手牵着她了。

但是对于一个机智且喜欢和女朋友贴贴的陈清溪来说,她有的是力气和手段。

不能牵着手,那就揽着她的腰走。

本来是想搭在她肩上的,但是两人身高差不多,搭在肩上很不舒服。

陈清溪一直感觉自己的脑洞很大,宋听不一定能和她想到一起去,直到她说:

“你今天也应该换件衬衫的,然后再打个领带。”

陈清溪笑了一下,问她:“为什么?”

“有年代感。可以打包去拍年代剧。”

“哈哈哈哈”

陈清溪笑了好久,她其实就是根据那种感觉才给她编的麻花辫。

“光这样还不够,我应该再去剪个微商头。”

宋听在脑子里脑补了一下,弱弱地说:“那就不用了吧。”

再往后走,就是卖成人衣服的多一点,季节到了,卖裙子的很多。

这些她俩不感兴趣,倒是被人家打耳洞的吸引了注意。

两人只是过去凑热闹的。

宋听把手上的彩虹弹簧放进陈清溪拎着的那个袋子中,和那两个水晶球一起。

空出来手去摸陈清溪的耳垂。

手感细腻光滑,她耳垂上什么都没有。自然而然地说:“你没打过耳洞啊。”

陈清溪回:“我打没打过,你咬过这么多次你能不知道啊?”

“我当然知道了,就感叹一下,我自己也没有。”

这种有感染风险的,她无法去尝试,虽然很小,但是还是要注意。

陈清溪以前经常在她面前说她怕疼,宋听想到了,大概就是因为怕疼她才没有打耳洞。

一个蓝白色条纹塑料布搭起来的雨棚,今天没有下雨,搭起来主要作用是挂着灯泡的。

里面地方很小,站着四五个人就没什么地方了。

最里面有一把木椅子,正在打耳洞的顾客坐在那里。老板站在旁边,手边是她的工具摊,周围摆放的都是五花八门的耳钉。

陈清溪和宋听堵在入口的那一点位置,主要是没有空隙再上前了。

好在前面两个姐姐的个头都不高,两人透过缝隙往里面看。

只听老板吆喝了一声。

大概意思应该是:“丫头们往后退退,挡住光了。”

前面人往后退,她俩也往后退。还要注意一下别踩到后面要过来的人。

陈清溪已经放弃抵抗。倒是她的女朋友还不死心,站在她身后扶着她的肩膀踮起脚来看。

宋听独自努力着:“我说我今天一定要看到那个是用什么打出来的。”

陈清溪弯了弯唇角,轻声问:“为什么一定要亲眼看到?”

宋听和她解释说:“七姐的耳朵打了一圈你还记得不?“

陈清溪点头,何止是记得,简直印象深刻,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她戴了五个耳钉,左边三个右边俩。

“我以前问过她,这个是用什么打的,打这么多疼不疼?”

陈清溪配合问:“那她和你说什么了?”

……“她跟我说容嬷嬷用针扎的。”

短暂的沉默之后陈清溪爆笑:“你信了?"

宋听惊讶地看着她,不可思议道:“三岁的小孩都不会信,你看我能信她吗?”

那倒是。

“我后来百度了一下,大概知道是什么原理,但是年代不一样了,据说几十年前的耳洞真的是针扎出来的,但是现在时代变了嘛,我有点好奇了,现在用的什么。”

陈清溪赞同似的点头:“那你看吧。”

前面的姐姐靠边站了一点,她就不需要垫脚了,正常站着就能看到。

老板先是用纸巾来回擦了那个女生的耳垂,然后掏出来一把手枪模样的东西,对准耳垂然后再拿下来就打上去了。

后面只需要把那针一样的东西取出来,换上耳钉就好了。

有血往外冒,但是两人站的远看不太清。

宋听看着那姐妹的耳钉换进去后松了口气。

陈清溪听到了,问:“你很害怕吗?”

“不是害怕,就是疼痛通过画面传递了。”

虽然老板说不疼,老板说疼应该就没有生意了吧。至于是不是真的不疼还是要听当事人说。那人耳垂明显比刚开始红了几个度,宋听想看到的也看了,牵着陈清溪的手就往外走。

因为撤退的匆忙,险些踩到外面人的脚。

走到这条街的尽头,再往里面去就是当地的一个保留还算完整的古镇,因为这几天人多很热闹,彩灯从房顶挂到走廊,到处都是,这些彩灯在增添生机的同时也多了几分廉价感。

五花八门的彩灯只能说设计者的审美很一般,但是后来打听到了,是人家县长要这么弄的。

那行吧,高兴就行。

本章已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