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美女,給你老婆買一個吧。”

賣東西的攤主四十來歲的樣子,正是亂說話的好年紀,口音不重,應該也不是當地人,特地來這邊趕這個會。

兩人聽的懂她說的什麼。

陳清溪臉色瞬間就紅了。

不是,她一個女大,都還沒到法定結婚年齡,這稱呼對嗎?

耳邊傳來銀鈴般的清脆笑聲,陳清溪偏頭看去,“老婆”本人正在捂着嘴偷笑。

陳清溪恍然,把這一切歸根於宋聽今天的造型。

兩人是挽着手走過來的,舉止親密,年齡相仿,說是媽媽和女兒自然是不合適。

在合法的情況下,小縣城見到的女同也不少,老板理所當然地把兩人當妻妻。

陳清溪在害羞之餘更多的是在心裏暗爽。

可能本來沒打算買什麼東西,佔地方,但是對方這麼叫,她真的要消費了。

她從那一個攤位買了好幾樣小玩意兒,兩個那種受到碰撞會發光的水晶球,還有一個彩虹彈簧。

上面畫着一個笑臉,稍微拉長的時候會變的扭曲。

宋聽很喜歡這個小玩意兒。

陳清溪以前在學校門口的文具店見過,但是她對這東西不感興趣,見旁人玩過,大概就是繞來繞去的樣子。

宋聽拿在手上卻不是正經的玩,她就兩只手各拿一端,拉扯來拉扯去,這東西在她手上就起到了一個不讓手閒下來的作用。

她高興陳清溪就高興,但是有一點不好的就是這樣的話宋聽就沒有手牽着她了。

但是對於一個機智且喜歡和女朋友貼貼的陳清溪來說,她有的是力氣和手段。

不能牽着手,那就攬着她的腰走。

本來是想搭在她肩上的,但是兩人身高差不多,搭在肩上很不舒服。

陳清溪一直感覺自己的腦洞很大,宋聽不一定能和她想到一起去,直到她說:

“你今天也應該換件襯衫的,然後再打個領帶。”

陳清溪笑了一下,問她:“爲什麼?”

“有年代感。可以打包去拍年代劇。”

“哈哈哈哈”

陳清溪笑了好久,她其實就是根據那種感覺才給她編的麻花辮。

“光這樣還不夠,我應該再去剪個微商頭。”

宋聽在腦子裏腦補了一下,弱弱地說:“那就不用了吧。”

再往後走,就是賣成人衣服的多一點,季節到了,賣裙子的很多。

這些她倆不感興趣,倒是被人家打耳洞的吸引了注意。

兩人只是過去湊熱鬧的。

宋聽把手上的彩虹彈簧放進陳清溪拎着的那個袋子中,和那兩個水晶球一起。

空出來手去摸陳清溪的耳垂。

手感細膩光滑,她耳垂上什麼都沒有。自然而然地說:“你沒打過耳洞啊。”

陳清溪回:“我打沒打過,你咬過這麼多次你能不知道啊?”

“我當然知道了,就感嘆一下,我自己也沒有。”

這種有感染風險的,她無法去嘗試,雖然很小,但是還是要注意。

陳清溪以前經常在她面前說她怕疼,宋聽想到了,大概就是因爲怕疼她才沒有打耳洞。

一個藍白色條紋塑料布搭起來的雨棚,今天沒有下雨,搭起來主要作用是掛着燈泡的。

裏面地方很小,站着四五個人就沒什麼地方了。

最裏面有一把木椅子,正在打耳洞的顧客坐在那裏。老板站在旁邊,手邊是她的工具攤,周圍擺放的都是五花八門的耳釘。

陳清溪和宋聽堵在入口的那一點位置,主要是沒有空隙再上前了。

好在前面兩個姐姐的個頭都不高,兩人透過縫隙往裏面看。

只聽老板吆喝了一聲。

大概意思應該是:“丫頭們往後退退,擋住光了。”

前面人往後退,她倆也往後退。還要注意一下別踩到後面要過來的人。

陳清溪已經放棄抵抗。倒是她的女朋友還不死心,站在她身後扶着她的肩膀踮起腳來看。

宋聽獨自努力着:“我說我今天一定要看到那個是用什麼打出來的。”

陳清溪彎了彎脣角,輕聲問:“爲什麼一定要親眼看到?”

宋聽和她解釋說:“七姐的耳朵打了一圈你還記得不?“

陳清溪點頭,何止是記得,簡直印象深刻,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她戴了五個耳釘,左邊三個右邊倆。

“我以前問過她,這個是用什麼打的,打這麼多疼不疼?”

陳清溪配合問:“那她和你說什麼了?”

……“她跟我說容嬤嬤用針扎的。”

短暫的沉默之後陳清溪爆笑:“你信了?"

宋聽驚訝地看着她,不可思議道:“三歲的小孩都不會信,你看我能信她嗎?”

那倒是。

“我後來百度了一下,大概知道是什麼原理,但是年代不一樣了,據說幾十年前的耳洞真的是針扎出來的,但是現在時代變了嘛,我有點好奇了,現在用的什麼。”

陳清溪贊同似的點頭:“那你看吧。”

前面的姐姐靠邊站了一點,她就不需要墊腳了,正常站着就能看到。

老板先是用紙巾來回擦了那個女生的耳垂,然後掏出來一把手槍模樣的東西,對準耳垂然後再拿下來就打上去了。

後面只需要把那針一樣的東西取出來,換上耳釘就好了。

有血往外冒,但是兩人站的遠看不太清。

宋聽看着那姐妹的耳釘換進去後松了口氣。

陳清溪聽到了,問:“你很害怕嗎?”

“不是害怕,就是疼痛通過畫面傳遞了。”

雖然老板說不疼,老板說疼應該就沒有生意了吧。至於是不是真的不疼還是要聽當事人說。那人耳垂明顯比剛開始紅了幾個度,宋聽想看到的也看了,牽着陳清溪的手就往外走。

因爲撤退的匆忙,險些踩到外面人的腳。

走到這條街的盡頭,再往裏面去就是當地的一個保留還算完整的古鎮,因爲這幾天人多很熱鬧,彩燈從房頂掛到走廊,到處都是,這些彩燈在增添生機的同時也多了幾分廉價感。

五花八門的彩燈只能說設計者的審美很一般,但是後來打聽到了,是人家縣長要這麼弄的。

那行吧,高興就行。

本章已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