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热浪中的基层治理困境(2018年6月5日 晴)
夏至未至,河口镇已被热浪席卷。林羽站在镇政府大院里,看着斑驳的阳光透过香樟树叶洒在地上,手机里不断弹出消息:青竹村因灌溉用水分配不均爆发村民冲突;数据伦理中心二期工程因高温被迫停工,工人集体要求涨薪;更棘手的是,县纪委下发通知,要对河口镇近三年的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
“林镇长,信访室挤满了人!”党政办新来的实习生小杨气喘吁吁跑来。推开信访室的门,浓烈的汗味扑面而来,二十多个村民围着桌子争吵,李婶的声音格外尖锐:“凭什么隔壁村多放水?我们的秧苗都快旱死了!”林羽举起喇叭试图维持秩序,却发现扩音器早已因过热罢工。
王秀芳挤过人群递来瓶矿泉水,她的衬衫后背已经被汗水浸透:“妇联走访发现,全镇有三分之一的留守儿童出现中暑症状,村里的卫生室药品严重短缺。”她压低声音,“审计组带队的是刘德强的老上级,来者不善。”
第二节:灌溉渠上的烈日博弈(2018年6月12日 晴)
正午十二点,林羽带着水利站工作人员来到青竹村灌溉渠。滚烫的水泥渠堤晒得人脚底发烫,两拨村民手持农具对峙,空气中弥漫着剑拔弩张的气息。“张大哥,咱们都是一个镇的兄弟……”林羽话没说完,就被打断:“林镇长,讲道理没用,今天必须按人头分水!”
蹲下身查看水流情况时,林羽发现渠底沉积着大量淤泥。他突然想起张建国留下的笔记本里提到过:“每逢旱季,老渠必堵,疏通要趁早。”转头问水利站站长:“今年的清淤工程为什么没做?”对方支支吾吾:“资金……资金挪去修数据中心的景观湖了。”
烈日下,林羽脱下衬衫浸在渠水里,蒙在头上降温。他掏出手机打开镇财政的区块链账本,将清淤资金被挪用的记录展示给村民:“是我们工作没做好,但现在不是争闹的时候。”他转头对随行干部说:“立刻调挖掘机来,所有人下水清淤!”
第三节:审计风暴中的暗流涌动(2018年6月19日 阴)
县纪委审计组进驻河口镇,办公室里堆满了账本和凭证。组长老陈翻着2017年蚕丝产业园的账目,皮笑肉不笑地说:“小林啊,这项目的支出明细,好像有点说不清楚?”林羽将区块链存证的原始数据投影到大屏幕:“每一笔支出都有对应发票和验收记录,欢迎随时核查。”
深夜,林羽在办公室整理资料,抽屉里的匿名信再次出现:“识相点就别查太狠,不然……”信纸边缘沾着可疑的油渍,和光伏项目风波时的威胁信如出一辙。王秀芳突然推门而入,手里拿着妇联收集的线索:“有村民反映,审计组有人私下接触陈昊的家属。”
就在这时,周墨打来紧急电话:“老槐树的生物电监测系统被黑客攻击,数据出现异常波动!”林羽望向窗外,夜色中的老槐树影影绰绰,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危机。
第四节:高温下的民生保卫战(2018年6月26日 晴)
持续的高温突破历史极值,河口镇启动最高级别的防暑应急预案。林羽带着镇干部挨家挨户走访,给留守老人和儿童送去藿香正气水和风扇。在李婶家,小孙女正发着高烧,林羽二话不说抱起孩子冲向镇卫生院。
卫生院里挤满了中暑的村民,院长无奈地摇头:“退烧药早就没了,县里的补给还没到。”林羽立刻联系县卫健局,得到的答复却是:“全县药品都紧张,优先保障城区医院。”挂掉电话,他咬咬牙:“联系周边乡镇,就算高价采购也要把药弄来!”
与此同时,王秀芳带着妇联成员在全镇设立临时避暑点,用老槐树的故事安抚焦躁的村民。小羽和同学们自发组成“送水小队”,顶着烈日给工地工人送绿豆汤。看着孩子们晒得通红的小脸,林羽既心疼又骄傲。
第五节:清淤现场的意外转机(2018年7月3日 晴)
连续一周的清淤工作让灌溉渠恢复畅通,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部分渠段因年久失修出现渗漏。林羽站在齐腰深的渠水里,突然摸到一块坚硬的石板。清理淤泥后,露出刻着“1958年河口镇水利工程”字样的石碑,旁边还有个锈迹斑斑的铁盒。
铁盒里装着当年的施工图纸和日记本,泛黄的纸页上记载着:“老渠采用‘明暗双渠’设计,暗渠可在旱季补充水源。”周墨闻讯赶来,通过现代探测技术发现,暗渠的入口竟在老槐树的根系下方!更令人惊喜的是,暗渠里储存着大量清澈的地下水。
这个发现让全镇欢呼雀跃。林羽立刻组织施工队疏通暗渠,同时联系省水利专家进行评估。当第一股地下水涌出时,赵德发老人老泪纵横:“我爷爷说过,老槐树底下藏着宝贝,原来是真的!”
第六节:夏至夜的破局时刻(2018年7月10日 晴)
夏至夜,河口镇灯火通明。老槐树下,林羽召开全镇大会,身后的大屏幕实时播放着暗渠通水的画面。“这不仅是一条水渠,更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他转向审计组,“关于资金使用问题,我们确实存在不足,但每一分钱都用在了刀刃上。”
周墨展示了老槐树生物电监测系统的防护升级方案,约翰逊公司的技术团队通过远程连线提供支持。县纪委书记突然站起来:“经过调查,河口镇不存在重大违规问题。至于某些人企图干扰审计……”他的目光扫过人群,“纪委绝不会姑息。”
散会后,林羽独自来到老槐树下。月光透过枝叶洒在身上,他翻开笔记本写道:“2018年7月10日,这个夏天,我们经历了烈日的炙烤,也收获了破土而出的惊喜。基层治理就像疏通河道,堵不如疏;面对困境,与其抱怨,不如行动。老槐树见证着一切,而我们,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书写属于人民的答卷。”
小羽跑过来,手里拿着新画的水彩画:老槐树下,村民们笑着接水,暗渠里的水流向远方。蝉鸣声中,新的故事正在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