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陛下!”慕容南聽了申萬千的話後更加疑惑了。
憑他對申萬千的了解,申萬千可不像是個順着天子的人,尤其是在錢方面,申萬千可擰了,怎麼會主動考慮天子的感受而制定一個更加不合理的章程出來呢。
“申大人,你的話,讓我有些糊塗了。”
在思慮過後,申萬千緩緩解釋了起來。
近些年,天子享樂,宮裏開支增大,皇家內庫捉襟見肘,天子便總是從國庫中要大把的銀子補充內庫,久了,朝臣有意見,天子自己也背上不好的名聲,於是要錢花又不想背上罵名的天子便另闢蹊徑,把眼光放到了朝廷專營專賣的鹽、鐵上。天子先是以各類名目,在各地負責鹽、鐵專營專賣的鹽運司、採金鐵冶提舉司等衙門派駐內侍太監,然後內侍太監以各種名目把本該屬於國庫的鹽鐵買賣收入按照一定的比例抽走,送入宮中內庫供天子使用。
天子的這種做法,其實只是換了種手法拿國庫的錢而已,而且派內侍太監到地方衙門常駐,違反祖制,朝臣也是意見很大,經常上書勸諫,弄得愛惜自己名聲的天子也不想過分,只能適可而止,在收入高一些的鹽運司、採金鐵冶提舉司派駐內侍太監,同時降低抽成比例,這樣一來,內庫又是銀子不怎麼夠用。
話說當今天子也是個奇葩,一個奪位成爲天子的人,明明殺人如麻,名聲不怎麼好的人,卻又特在意自己的名聲,或許正應了那句老話,缺什麼的人越在意什麼。
內庫銀子不夠自己花,天子只能繼續想法子了,這不盯上了與北唐還未開始的糧食買賣收入了。
按照申萬千的猜想,如果設立一個獨立的通商衙門來負責與北唐的糧食買賣,那天子一定會往這個通商衙門派駐內侍太監,甚至直接讓內侍太監負責,抽走甚至把所有的收入歸爲皇家內庫,最後便與朝廷的國庫一毛錢關系都沒有。
申萬千是一個公私分明的人,他覺得,皇家內庫就是皇帝私人錢袋子,國庫則是朝廷和天下人的錢袋子,他作爲曾經的戶部尚書現在的朝廷官員,有責任和義務替朝廷和天下人看護好國庫,不能讓天子無節制的把國庫的錢搬到內庫,然後拿去奢侈享樂。所以,在擬定章程時,他想着把與北唐的買賣分散開來,就是避免天子將來拿走買賣的大部分甚至所有收入。
要知道,設立一個總負責的衙門的話,天子派駐少量的內侍太監到總衙門就能拿走所有買賣的收入,但是攤開在各地衙門的話,天子就要伸手伸長一點才行,這樣一來則喫像不好看,最後只能像在鹽鐵專營上一樣收手,這是爲國謀利的申萬千最後的努力了。
聽完申萬千的解釋,慕容南對他多了幾分敬佩,同時也多了一點疑惑:“每年國庫有一定的銀子劃撥到內庫,你說天子又在鹽、鐵上拿銀子,而我看天子平日裏也不怎麼奢侈過日子,怎麼內庫還是缺銀子呢。”
申萬千摸了額頭,斟酌道:“殿下剛回京不久,很多事情不甚了解,當今天子看着像是個節儉樸素的人,實則喜好奢侈享樂,尤其近些年,一年比一年厲害,修繕宮殿納封妃子,可謂花錢如水,不說內庫了,連國庫也是...哎。”
慕容南想起前幾個月,天子大壽期間,就是因國庫沒錢,朝廷連仁壽宮外的拆遷和閱兵用度也是能省則省的事情來了。申萬千點到爲止的話,讓慕容南更加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大燕目前所謂的強盛,已經被年邁的天子敗的只剩下一個空殼子了。
涉及天子花銀子這種事情上,哪怕是在自己的書房,慕容南也不好多說什麼,便很配合申萬千把話岔開:“你初衷是好的,但這樣做各地衙門各自爲政,我個人覺得容易產生混亂,有待商榷。”
“殿下憂慮的我明白。”申萬千似乎早想到了,胸有成竹道:“不過殿下不用擔心,我雖然把權力攤開在各地衙門了,但涉及的地方其實並不多,屆時朝廷加強對涉及地方衙門的監管,可以盡量做到不會出現混亂,也可以做到與北唐糧食交易的可控。”
慕容南搖了搖頭道:“若是按照你這個章程來走,對朝廷來說會有個巨大的隱患。”
申萬千有些不解地盯着慕容南,道:“請殿下明示。”
慕容南在房內踱步,一邊思考一般回答道:“與北唐的糧食交易,換句話說就是賺錢。咱們讓地方衙門來收稅,又把糧引的批復權給地方衙門,不說腐敗的問題了,單說地方官吏爲了多收稅增加自己的政績,他們就會想法子讓交易多一些,而他們手裏又有糧引批復權,那他們還不死命把糧引批出去,讓自己的衙門多收點銀子。”
“各地衙門都爲了自己的稅收時,就會產生極大的混亂,到時就難以控制與北唐的糧食交易數量,一旦大批糧食運往北唐,對朝廷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好事。更可怕的,商人逐利,一旦有過多的糧引在手,哪怕朝廷禁止,他們肯定也會就地或者在大燕境內其他地方採購糧食買給北唐,這樣一來弄好不會影響咱們大燕的糧食安全。”
申萬千錯愕道:“這...下官倒忽略了。”
慕容南道:“申大人應該比我清楚,咱們大燕就算豐收年,糧食也只夠自足,一旦把糧食被商人賣給北唐,咱們大燕子民自己就得餓肚子。咱們到時被餓肚子的人詛罵不說,影響大燕穩定和百年基業的話,那就千古罪人了。”
“殿下深謀遠慮,想必已有對策了!”申萬千敬佩道。
慕容南微微一笑,道:“我看內閣擬定的章程時,想了一些,但並不成熟,還要和申大人商議探討呢。”
“願聞其詳!”
“我的想法很簡單。”慕容南摸了摸後腦勺,“朝廷獨設一衙門,專門負責從南梁購買糧食回來,同時負責把糧食賣給北唐,不假借任何衙門之手。這樣可以控制賣給北唐的糧食來源於南梁,也可以控制賣給他們的糧食數量以及價格,使得一切都在朝廷的控制範圍內,確保與北唐的糧食交易對我們百利而無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