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陛下!”慕容南听了申万千的话后更加疑惑了。
凭他对申万千的了解,申万千可不像是个顺着天子的人,尤其是在钱方面,申万千可拧了,怎么会主动考虑天子的感受而制定一个更加不合理的章程出来呢。
“申大人,你的话,让我有些糊涂了。”
在思虑过后,申万千缓缓解释了起来。
近些年,天子享乐,宫里开支增大,皇家内库捉襟见肘,天子便总是从国库中要大把的银子补充内库,久了,朝臣有意见,天子自己也背上不好的名声,于是要钱花又不想背上骂名的天子便另辟蹊径,把眼光放到了朝廷专营专卖的盐、铁上。天子先是以各类名目,在各地负责盐、铁专营专卖的盐运司、采金铁冶提举司等衙门派驻内侍太监,然后内侍太监以各种名目把本该属于国库的盐铁买卖收入按照一定的比例抽走,送入宫中内库供天子使用。
天子的这种做法,其实只是换了种手法拿国库的钱而已,而且派内侍太监到地方衙门常驻,违反祖制,朝臣也是意见很大,经常上书劝谏,弄得爱惜自己名声的天子也不想过分,只能适可而止,在收入高一些的盐运司、采金铁冶提举司派驻内侍太监,同时降低抽成比例,这样一来,内库又是银子不怎么够用。
话说当今天子也是个奇葩,一个夺位成为天子的人,明明杀人如麻,名声不怎么好的人,却又特在意自己的名声,或许正应了那句老话,缺什么的人越在意什么。
内库银子不够自己花,天子只能继续想法子了,这不盯上了与北唐还未开始的粮食买卖收入了。
按照申万千的猜想,如果设立一个独立的通商衙门来负责与北唐的粮食买卖,那天子一定会往这个通商衙门派驻内侍太监,甚至直接让内侍太监负责,抽走甚至把所有的收入归为皇家内库,最后便与朝廷的国库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申万千是一个公私分明的人,他觉得,皇家内库就是皇帝私人钱袋子,国库则是朝廷和天下人的钱袋子,他作为曾经的户部尚书现在的朝廷官员,有责任和义务替朝廷和天下人看护好国库,不能让天子无节制的把国库的钱搬到内库,然后拿去奢侈享乐。所以,在拟定章程时,他想着把与北唐的买卖分散开来,就是避免天子将来拿走买卖的大部分甚至所有收入。
要知道,设立一个总负责的衙门的话,天子派驻少量的内侍太监到总衙门就能拿走所有买卖的收入,但是摊开在各地衙门的话,天子就要伸手伸长一点才行,这样一来则吃像不好看,最后只能像在盐铁专营上一样收手,这是为国谋利的申万千最后的努力了。
听完申万千的解释,慕容南对他多了几分敬佩,同时也多了一点疑惑:“每年国库有一定的银子划拨到内库,你说天子又在盐、铁上拿银子,而我看天子平日里也不怎么奢侈过日子,怎么内库还是缺银子呢。”
申万千摸了额头,斟酌道:“殿下刚回京不久,很多事情不甚了解,当今天子看着像是个节俭朴素的人,实则喜好奢侈享乐,尤其近些年,一年比一年厉害,修缮宫殿纳封妃子,可谓花钱如水,不说内库了,连国库也是...哎。”
慕容南想起前几个月,天子大寿期间,就是因国库没钱,朝廷连仁寿宫外的拆迁和阅兵用度也是能省则省的事情来了。申万千点到为止的话,让慕容南更加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大燕目前所谓的强盛,已经被年迈的天子败的只剩下一个空壳子了。
涉及天子花银子这种事情上,哪怕是在自己的书房,慕容南也不好多说什么,便很配合申万千把话岔开:“你初衷是好的,但这样做各地衙门各自为政,我个人觉得容易产生混乱,有待商榷。”
“殿下忧虑的我明白。”申万千似乎早想到了,胸有成竹道:“不过殿下不用担心,我虽然把权力摊开在各地衙门了,但涉及的地方其实并不多,届时朝廷加强对涉及地方衙门的监管,可以尽量做到不会出现混乱,也可以做到与北唐粮食交易的可控。”
慕容南摇了摇头道:“若是按照你这个章程来走,对朝廷来说会有个巨大的隐患。”
申万千有些不解地盯着慕容南,道:“请殿下明示。”
慕容南在房内踱步,一边思考一般回答道:“与北唐的粮食交易,换句话说就是赚钱。咱们让地方衙门来收税,又把粮引的批复权给地方衙门,不说腐败的问题了,单说地方官吏为了多收税增加自己的政绩,他们就会想法子让交易多一些,而他们手里又有粮引批复权,那他们还不死命把粮引批出去,让自己的衙门多收点银子。”
“各地衙门都为了自己的税收时,就会产生极大的混乱,到时就难以控制与北唐的粮食交易数量,一旦大批粮食运往北唐,对朝廷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更可怕的,商人逐利,一旦有过多的粮引在手,哪怕朝廷禁止,他们肯定也会就地或者在大燕境内其他地方采购粮食买给北唐,这样一来弄好不会影响咱们大燕的粮食安全。”
申万千错愕道:“这...下官倒忽略了。”
慕容南道:“申大人应该比我清楚,咱们大燕就算丰收年,粮食也只够自足,一旦把粮食被商人卖给北唐,咱们大燕子民自己就得饿肚子。咱们到时被饿肚子的人诅骂不说,影响大燕稳定和百年基业的话,那就千古罪人了。”
“殿下深谋远虑,想必已有对策了!”申万千敬佩道。
慕容南微微一笑,道:“我看内阁拟定的章程时,想了一些,但并不成熟,还要和申大人商议探讨呢。”
“愿闻其详!”
“我的想法很简单。”慕容南摸了摸后脑勺,“朝廷独设一衙门,专门负责从南梁购买粮食回来,同时负责把粮食卖给北唐,不假借任何衙门之手。这样可以控制卖给北唐的粮食来源于南梁,也可以控制卖给他们的粮食数量以及价格,使得一切都在朝廷的控制范围内,确保与北唐的粮食交易对我们百利而无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