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第308章 第三百零八章

第三百零八章

田芳鋪開紙,提筆給東渚回了一封信,既然東渚想在這件事上,得到曦祜的支持,那麼就得付出相應的代價,畢竟他們的國君可是整個大陸最懂如何做買賣的人。何況他的要求也不多,於爻單而言,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想必聰明如他,是不會拒絕的,畢竟,這筆買賣對他們來說可是很劃算的。

田相國的信,洋洋灑灑好幾頁,辭藻華麗,用詞講究,然而中心思想,只用一句話就能形容:東渚要想在此事上得到曦祜的幫助,那就助我登上曦祜國君之位。

東渚那邊,爻單收到田芳的信後,並未立即答復,只是笑着對太子道:“這老小子,自己想當國君,又不敢篡位,卻想叫寡人來替他出這個頭......”爻單搖搖頭,帶着滿臉的和善最後評價道:“真是......當了婊子還想立牌坊。”

爻涘在一旁接着道:“得位不正者,人人亦可得之。”田芳若自己篡位,得位不正,必會引得國內不滿,也會引得曦祜國內貴族爭相效仿,既然你田芳可做曦祜的王,爲什麼他張芳、李芳就做不得呢?正因爲有這個顧慮,所以才需要東渚來替他出這個頭。

“太子以爲呢?”爻單問道。除夕宮宴那場略施小懲的禁足後,效果很好,最近太子的表現他很是滿意,因此大小事務都將人放在身邊,也會問問太子的看法,大有躬身親教之意。

“這場買賣,不會虧本。”爻涘答道。父子倆都心知肚明,這豈止是不會虧本,簡直是穩賺不賠的買賣。即便有東渚出手幹預,田芳說到底還是得位不正,不過是因爲背後有他們東渚作爲靠山,曦祜國內那些貴族想將田芳拉下王位,就得先看東渚的臉色行事。

如此一來,田芳當政後的曦祜,必將向東渚靠攏。曦祜這樣一個有力的幫手,是幾十個小國和部落都比不上的,因此,這場買賣對東渚來說是穩賺不賠。

“嗯。”爻單點頭,他雖嘴上沒說,但看得出,對太子的回答還是很滿意的。這個兒子讀了不少的經史子集,因此以前總自恃清高,每次聽見外界對東渚商人立國的評價,太子都很是不滿,有段時日甚至對商人這一身份也看不上眼。這可不是什麼好現象,東渚以商立國,瞧不起商人的身份,豈不是忘本?

今天聽見他這答復,爻單總算放心了不少。他這眼看着就半百的人了,若在這個時候繼承人出現變動,不管是對東渚還是對他自己來說,都不是什麼好事兒。之前,他用老大和老二來敲打太子,想必是給太子造成了危機,也讓太子乖巧了不少。因此,現在太子能這麼聽話,對爻單來說也欣慰不少。畢竟,由王位之爭而帶來的禍國之亂,比比皆是。

大陸歷一七二七年六月一十六日,曦祜相國田芳在東渚的鼎力相助下,取子雅氏而代之,成爲曦祜新王。

緊跟着子雅氏先王發布禪位詔書:元氣肇闢,樹之以君,有命不恆,所輔惟德。天心人事,選賢與能,盡四海而樂推,非一人而獨有。德運將盡,妖孽遞生,骨肉多虞,藩維構釁,影響同惡。然祖宗之基業,不應絕於斯。幸而相國田芳,睿聖自天,英華獨秀,刑法與禮儀同運,文德共武功俱遠。愛萬物其如己,任兆庶以爲憂。手運璣衡,躬命將士,夷奸究,刷蕩氛昆,化通冠帶,威震幽遐。煙雲改色,笙簧變音,獄訟鹹歸,謳歌盡至。且天地合德,日月貞明,故以稱大爲王,照臨下土。孤雖寡昧,未達變通,幽顯之情,皎然易識。今祗順天命,禪位於田氏。

自三年前曦祜與南離那場大戰,以戰敗割地賠款告終後,便淡出了輿論焦點中心,沉寂至今。令天下人沒想到的是,曦祜再次出現在天下人視野中,竟是以這樣的方式。

雖然相國田芳將表面功夫做得很足,子雅氏先王也發布了禪位詔書,曦祜新王田芳也將禪位的子雅氏封爲了安樂侯。表示君臣之間,關系融洽,禪位一舉也是順應天命而爲。但明眼人都知道,這就是曦祜臣子謀權篡位,取故主而代之。

田芳的舉動無疑變成了一根導火索,加劇了這本就開始躁動不安的世界的燃燒。然而真正吹響這亂世徵戰號角之人,卻是隱藏在田芳背後的東渚。其後,天下各國紛紛效仿,一時之間,改朝換代者不計其數。也讓君王和臣子的關系變得緊張,動亂的時代愈發加劇。

南離在子虛城一戰中亮出的祕密武器引起的熱度,並未因曦祜臣子篡位而消減下去。子虛城一戰後,東渚雖大敗,但並未氣餒,湊集好糧草物資,整頓好軍隊後,又做好了繼續戰鬥的準備。與此同時,烏有國君在大勝之後,也打算趁勝追擊,一鼓作氣將敵人徹底驅逐出境,於是雙方人馬算是另類意義上的一拍即合。

子虛城的戰火還未熄滅,新的戰火又將重燃。烏有國有這個魄力和底氣敢與東渚硬碰硬,主要還是想着有南離在背後爲其撐腰。在子虛城下見識過南離新武器的威力後,烏有國將士信心備至、士氣大增,戰場上悍勇無謂,竟真叫他們連勝了幾場,又將敵人驅逐出了幾百裏地。

在人數和裝備皆超出敵人數倍的情況下,烏有國帶給東渚的這幾場敗仗,讓東渚倍感恥辱。東渚的真正意圖本是爲了逼南離再次使用出那種武器,但如今的情況來看,只一個烏有國竟能和他們打得有來有回。

於是,東渚再次使用了其百試不爽的手段,潑天的財富撒下去,自然有人願意站出來,爲他們衝鋒陷陣。和之前那十幾個小國不同,這次響應了東渚金錢攻勢的,還有曦祜一國。田芳取代子雅氏這件事中,處處有着東渚的身影,因此那時人們便推測,以後的曦祜將與東渚形影不離。果不其然,不過半月餘,人們的猜測便應驗了。

如今的曦祜雖然今非昔比,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再落魄的也是當今國力最爲強大的五大國之一。有了曦祜參與其中,烏有國原本憑借着士氣,一路高歌猛進,現在卻不奏效了。迫不得已之下,烏有國君再次向南離國君求助。

其實,現在階段,南離的軍隊也還在烏有國幫其作戰,但烏有國君卻特意修書一封給南離國君求助,這個求助的內容,就顯得很有意思了。無非是想南離再次動用他們的祕密武器,將敵人擊潰。

面對烏有國君的求助,南離國內卻有兩種不同的聲音:拒絕、答應。

持拒絕論的人理由很充分,如今手持震懾武器在手的南離,即便是東渚與曦祜聯手,也不敢隨意踏過南離的國境線。因此,南離沒必要爲了他國,耗費大量的糧草和物資,去替他國打仗。

投入在新武器鳴石果的研制,和人力物力相關銀錢公布後,持拒絕觀點的人更是堅信不疑。他們認爲與其花費大量的銀錢幫他國打仗,還不如多研制幾枚鳴石果出來,南離只要手握大量鳴石果,便是百國聯盟,也不足爲懼。

同樣持答應論的人,給出的理由也有理有據。東渚的真正意圖在南離而非烏有,若南離看着烏有滅國而不出手援助,待東渚曦祜大軍踏過南離國境線的時候,戰火將直接在南離國內燃起。屆時南離損失的將不僅是糧草和物資,還有燒焦的城池和流離失所的百姓。因此,拒敵在國境線之外,既可以減少南離受到的損失,還可以幫助烏有國不被滅國。

無論是拒絕還是答應,其實兩派爭論的都沒有對錯可言,只看當權者如何抉擇。而在此事上,南離王再次展示出了強勢的一面,不僅答應了烏有國君的請求,更廣邀各國於一個月之後,也就是八月初一在南離的九鹿原會盟。南離王在這個敏感的時間點提出會盟,不由的便讓人浮想聯翩。

面對以東渚和曦祜爲首的聯軍,南離王難道是打算自己拉起一方人馬,當面和東渚叫板?南離王這樣與東渚針鋒相對的做法,讓那些小國國君和部落首領,心裏開始變得不安起來。

若是以前的南離發出這樣的邀請,他們有諸多理由可以推辭,且也不懼怕南離日後刁難。一是南離向來仁厚;二是以前的南離主要的精力都在自己國內,甚少插手他國事務,更不說像現在這樣,做出如此決定。但今時不同往日,世人發現,自從南離長公主薨了以後,那位以美貌著稱於世的南離王,性格變得越發強勢。

當初烏有國求援的時候,便是南離王不顧朝中衆人反對,執意出兵援助。現在又是在烏有國君求援的時候,這位南離王不僅答應,甚至還打算拉上其他各國,組成盟軍,直接與東渚抗衡。

本章已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