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第九十七章:伍建章解甲卸名,忠孝王质问杨广

隋唐时期对于武艺高强的战将,能够授予的最高荣誉便是一字齐肩王。他象征着百将之首,表示着天下无可匹敌。

最著名的一字齐肩王有四位。但由于唐之繁荣强盛,盖过了隋无数,所以罗成与薛仁贵两位名将便成为历史卷上与百姓口中流传最盛的一字齐肩王。

但他们却是第三位与第四位。第二位将在不久后大雁赤台比武大会中决出,这第一位,便是大隋的第一猛将,伍建章了。

当年伍建章与杨林乃是大隋军中武艺最高强的两个人。为了争夺一字齐肩王之名,二人擂台大战三天三夜,几百回合决不出胜负。又以驰马踏敌阵论输赢,两个人单枪匹马闯入突厥阵中,斩杀突厥数千,挑落猛将无数,却又同擒突厥首领。

最后在天山的小慕峰上,震天囚龙棒大战玄玉阳古枪,引得卷石惊落,雪崩席山,二人在雪海中仍是大战,伍建章以一招的微弱优势胜了杨林,夺得大隋一字齐肩王。

书归正传。

杨广望着史万岁和鱼俱罗的尸体,心中不免一阵惆怅,当年这也是与他一同灭陈的人,如今却是要惨死擂台之上。

非卿不忠,非朕不明。

只是改革换统,建立千秋伟业功勋,总有许多不明就里的牺牲品,是阻力也好,不是阻力也罢,为了这一代天下之大和,事总是要做得。

“将来后世的人们在赞颂传扬我时,也定不会忘却了你们。”杨广喃喃一阵,令人抬下两位老将军的尸体,厚葬。

陛下的话音很小,但却被高颎听得真切。如此激进的做法,濒临极端的行事,当真能换来千秋伟业吗?希望如是。

伍建章望着史万岁与鱼俱罗的尸体就这么被拉扯了下去,回想当年,大家意气风发,战场上战无不胜,醉卧沙场尤笑三分,今日竟落得这般田地。无论皇上到底意欲何为,如此杀戮功臣,于情于理都是对于国家之损害,这已经丧失了一个伟君所该有的品行。他再也忍耐不住,跨步而出。

“陛下,老臣有事请奏。”

杨广叹过息来,见伍建章出席,眼神又意味深长起来,“哦?忠孝王,我大隋的一字齐肩王,武艺的最高者。伍老将军,有何事要奏啊。”

“臣阔别战场许多年,不披战甲也有好些时日了,担不上一字齐肩王这个称号了。老臣今日恳请卸下这一王号,正好在明日比武大会之时留与大隋新的中流砥柱。”伍建章伏拜在地,解下右肩上那件象征齐肩王的雕玉金甲,双手轻轻的搁在地上。

杨林看得一阵悲戚,是啊,原来伍建章已经老迈的不成样子。墨发换青丝,霜雪降眉梢。再也不是那个当年擂台上胜过自己一招,赢下一字齐肩王的伍建章了。他张口道:“伍王爷,宝刀未老,怎可解甲卸王?”

伍建章抬头看着杨林,“靠山王,老夫老了,身子骨都弱不禁风了,当年战了五百回合胜你一招,如今怕是在你囚龙棒下走不过五十回合。”

杨林站起身来,想要答话,但伍建章已把头扭到一边,看着杨广继续说道:“老臣啊,虽然老弱的不成样子,但也为大隋的天下尽过几分绵薄之力。所以今天,看了这大雁赤台的闹剧,老臣斗胆要说道说道。”说罢,目不转睛的望着杨广。

杨广笑着点了点头,“老将军尽可说便是。”

伍建章一步一步的走到大雁赤台上,在正中央稳住脚跟,沉袖说道:“建东都,月征民夫二百万,历时十月,累死晒死者二十万。东都穷极华丽,百姓支离破碎,田野荒凉。”

“朕建东都,乃营四方之建设,固大隋之根本,洛阳本就乃王气兴隆之地,掌控十三州之所。东都建成,必为后世所赞扬朕此举之明。”

伍建章不回话,又说道:“修运河,又造龙舟数万艘。劳百万民众,妇孺老幼,日夜不息,劳亡者、疾发者、淹死者,被管巡鞭挞而气绝者,近百万。”

杨广听着听着身体前倾,快起了身,随即又稳稳坐下,缓缓说道:“大运河便南北之利,捷两地之往来,兴双方之利益,有此大运河,是乃百史篆名,千古流芳之功业。至于龙舟,他们昼夜赶工的,朕自然是要显示朕的龙威浩荡,无量功德。看龙舟所过,万民臣服,朕何其不雄伟。”

伍建章笑着哼了一声,“征高句丽,百万雄兵征远蛮,却数次溃败。败了,再打,没兵,征丁,没钱,刮敛,没粮,就去夺百姓的活命食。征了再打,打了又败,败了再征。尽管百姓民不聊生,尽管黎民叫苦不迭,尽管家园已遍枯荒,尽管反王烽烟已漫了整个天下!”

伍建章越说越激动,杨广越听也越发怒,“嘭”的一声拍案而起。

在场的人都以为伍建章会就此打住,不再言语,但伍建章顿了一声,吸了一口气,一字一句铿锵的沉声说道:“但陛下,依旧还执迷不悟。”

惊呼,惊呼。

一片惊呼中,杨广却舒展开眉头,笑着,“伍老将军,百万雄兵溃败,朕还未治你们的罪,你倒反过来怪起朕了。”

“臣方才讲的真切,臣老了,所以卸下这一字齐肩王来,即刻,我就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黎民百姓。”伍建章低着的头抬起来,目光不移的看向杨广,“我也想真切的感受一下,活在雄伟的陛下治下的小老百姓,在这水深火热之中,该如何才能苟活。”

“放肆!”

这不是杨广说的,这是宇文化及说的。

杨广背过身去,也许他自己也不知道有没有被伍建章说的话打动,起码是冲击到了。宇文化及见状,若不趁机杀了伍建章,定会仍是以后揽权的阻碍,于是便怒骂起来。

“宇文老儿,你想翻云覆雨,先超得过杨素大人再说,”伍建章仰天大笑,随即叩下身去,“陛下,容臣还有最后一个请求。”

“讲。”

“今日乃是比武大会,我既上了这大雁赤台,便也要较量一番,看这把老骨头,能不能撑得住最后一战。”伍建章站起身,一仰头,几缕枯燥的花白头发散落出来,他扯下身上的礼仪束扣,唤来玄玉阳古枪,阔身的站在擂台上,豪气干云,仿佛三十年前的那个大隋第一战将,一字齐肩王又回了来。

本章已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