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星辰寥落,段云站在罗郡主府邸那高耸的朱红色大门前,心中犹如擂鼓般咚咚作响。
沉重的匾额上,“罗府”二字在夜风中显得格外冰冷,仿佛在嘲笑着他的不自量力。
这座府邸,雕梁画栋,气势恢宏,无不彰显着主人的权势与地位。
而此刻,它如同一个巨大的怪兽,张开了血盆大口,等待着他这位不速之客。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
这并非他第一次面对阻碍,但这一次,他所面对的,是更加难以逾越的鸿沟。
那些贵族,一个个都是老谋深算,盘根错节,他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绝不会轻易支持他的改革。
段云清楚,此行注定充满艰辛,甚至可能会以失败告终。
可是,他不能退缩,为了心中的信念,为了这片大地的未来,他必须尝试,哪怕只有一线希望。
他的脚步有些沉重,每一步都像是在踏着刀尖。
他知道,贵族们都在暗中观察着他,他们如同蛰伏的毒蛇,随时准备给他致命一击。
他无法确定,眼前的罗府,是会成为他前进道路上的助力,还是会成为他身陷泥潭的陷阱。
他的脑海中闪过谢瑶担忧的面容,她那双明亮的眼睛里充满了对他的信任和支持。
他不能辜负她的期望,他必须为他们,为所有渴望改变的人们,努力争取一丝机会。
此刻,他内心的矛盾交织,希望与担忧如同两股强大的力量,在他心中激烈碰撞。
他感到一股压抑的情绪几乎要将他淹没,他紧紧攥着拳头,指甲深深地刺入手心,刺痛感让他保持着最后的清醒。
他抬起手,轻轻扣响了门环。
沉闷的敲击声,在寂静的夜空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在叩击着他那颗忐忑不安的心。
大门缓缓打开,一个面容冷峻的管家走了出来,他眼神中带着一丝轻蔑,语气冰冷地说道:“世子,我家郡主已歇息,有事明日再来。”
段云心中一沉,但他还是强压下心中的不快,淡淡说道:“还请通报一声,段云有要事求见罗郡主。”
管家眯起眼睛,冷哼一声,转身走进府内,片刻后,他再次走了出来,“郡主说了,让世子进去。”
段云深吸一口气,迈步走入罗府当他来到厅堂之上,只见罗郡主端坐在太师椅上,手中捧着一盏清茶,面容冷艳,眼神中带着一丝玩味。
段云上前一步,躬身行礼,“郡主安好。”
罗郡主放下茶盏,抬起眼眸,红唇轻启,语气带着一丝讥讽,“世子深夜来访,所为何事?”
段云直起身,目光坚定地望着罗郡主,语气沉稳:“郡主明鉴,段云此来,是为了我朝未来,更是为了罗家未来。”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如今朝纲败坏,民不聊生,若不思变革,我朝危矣!罗家作为百年世家,更应以天下为己任,支持变革,方能长盛不衰。”
罗郡主冷笑一声,我罗家世代享受皇恩,为何要支持你这种动摇国本的举动?
”她语气尖锐,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利刃,直刺段云的心脏。
段云早料到罗郡主会如此反应,他深吸一口气,耐心地解释道:“郡主此言差矣,革新并非损害贵族利益,而是为了让整个国家更加繁荣富强。只有国家强盛,贵族才能真正安享太平。我所推行的政策,旨在富国强兵,最终受益的,也包括罗家在内。”
罗郡主却丝毫不为所动,她轻蔑地一笑,“世子巧舌如簧,可本郡主不会被你蒙蔽。我罗家世代忠于朝廷,绝不会支持你这等离经叛道的想法。世子还是请回吧,莫要再白费口舌。”
气氛骤然紧张,空气中弥漫着火药味。
段云心中一沉正当他感到绝望之际,一个清朗的声音打破了僵局:“姐姐,我倒觉得世子所言有理。”
说话之人,正是罗郡主的弟弟,罗公子。
他从屏风后走了出来,脸上带着一丝笑意,对着段云拱手道:“世子,在下早已听闻您的革新之策,深感佩服。罗家固然应该忠于朝廷,但更应该忠于国家。如今国家危难,我罗家岂能坐视不理?”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段云惊喜不已,也让罗郡主脸色大变。
她猛地看向自己的弟弟,厉声喝道:“你懂什么!这里没你说话的份!”
罗公子却毫不畏惧,他直视着罗郡主,语气坚定:“姐姐,你太固执了!家族不能一直守旧,我们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
罗郡主气得脸色铁青,她狠狠地瞪了罗公子一眼,又将目光转向段云,眼神复杂,最终,她缓缓开口说道:“世子,你且退下,我与弟弟有些话要说。”
段云心中一凛,知道这是一场事关重大的内部争斗。
他躬身行礼,轻声说道:“郡主,罗公子,段某告退。”说罢,他缓缓退了出去,步伐沉稳而坚定。
在走出罗府的那一刻,他感到一阵凉意袭来,夜风中似乎夹杂着丝丝寒意。
但他没有停下脚步,心中却燃起了一股热火
段云走回府邸的路上,谢瑶早已等候在门前。
她见到段云归来,眼中满是关切和崇拜。
段云微微一笑,上前握住她的手,轻声说道:“瑶儿,我需要你的支持。”
谢瑶心中一暖,她紧紧握住段云的手,目光中充满了坚定:“云哥,无论你走到哪里,我都会陪在你身边。”
两人对视片刻,一种暧昧的氛围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段云感到一股力量涌上心头,心中涌现出无限的希望和信心。
他轻轻拍了拍谢瑶的手,温柔地说道:“有了你的支持,我无惧任何挑战。”
第二天一早,段云便开始了新一轮的行动。
他先后拜访了多位开明的贵族,一一阐述自己的改革理念。
那些贵族中有的人对段云的诚意和决心深感佩服,决定支持他;有的人虽然心有担忧,但在段云的劝说下也逐渐动摇,表示愿意观望。
随着支持力量的增加,段云心中的希望愈发强烈。
他感到自己离目标越来越近,心中涌动的不仅是兴奋,更是对未来的憧憬。
在最后一个贵族府邸,段云走出大堂时,迎面走来一位年迈的贵族,他眼中闪烁着赞许的光芒,轻声道:“世子,老朽愿意支持你,望你勿忘初心,振兴我朝。”
段云心中一震,感受到了一阵前所未有的激动。
他深吸一口气,坚定地回答道:“前辈放心,段云定不负所望!”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段云心中一紧,转头望去,只见一队骑兵正朝着这边飞驰而来。
他心中顿时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握紧了拳头,双眼凝视着那逐渐接近的身影,心中默念: **“不管前路如何,我都会一往无前。”**
段云的话语在风中回荡,仿佛在宣告他的决心。
朝阳初升,金色的光辉洒在巍峨的皇城之上,庄严肃穆的朝堂大殿,此刻却暗潮涌动。
段云身着一袭青色蟒袍,身姿挺拔如松,他立于文武百官之前,目光沉静如深潭,扫视着下方一张张或疑惑、或愤怒、或不安的面孔。
“诸位,经过深思熟虑,本世子再次提出革新之策,望诸位能以国事为重,共同推动我朝走向繁荣昌盛!”段云的声音清朗而有力,如同一把利剑,划破了朝堂上那沉闷的空气。
他手中所持的奏折,正是他连日来呕心沥血的成果,其中详细列举了各项改革措施,每一项都经过反复推敲,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这些改革,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领域,旨在彻底改变当前朝廷的颓势。
保守派大臣们闻言,顿时如炸开了锅一般,纷纷出言反对。
他们或是搬出祖宗法度,或是指摘改革的弊端,话语之中充满了对段云的不屑和敌意。
然而,这一次,他们的声音却显得有些底气不足,不像之前那般嚣张跋扈。
“世子此言差矣!祖宗之法不可废,岂能随意更改!”
“如此激进的改革,只会动摇国本,祸乱朝纲!”
“世子还是过于年轻,不知世事艰险,莫要将我朝推向万劫不复之地!”
尽管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却掩盖不了朝堂上那微妙的变化。
一些之前保持中立的大臣,此时脸上却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他们之中,有人开始低声交谈,眼神中带着一丝犹豫和动摇。
段云心中清楚,他之前奔走多日,所寻求的支持已经开始发挥作用。
他所做的,就是在万众瞩目之下,将改革的种子深深地埋入每一个人的心中。
只要有一颗种子发芽,就会有更多的种子破土而出,最终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
就在朝堂之上争论不休之时,一封奏折被送到了皇帝的面前。
皇帝打开一看,顿时脸色一沉,眉头紧锁,一股怒意在心中升腾而起。
这封奏折,并非来自朝堂,而是来自文人书院。
书院的孔夫子,在得知段云获得众多贵族的支持后,愤然写下奏折,其中措辞激烈,指责段云的改革是离经叛道,祸乱人心,更甚者,还煽动一些迂腐的文人,一起上书声讨段云。
“哼,真是一群迂腐之辈,竟敢与朕作对!”皇帝将奏折狠狠地拍在桌子上,龙颜大怒。
而此时,在朝堂之外,段云缓缓抬起头,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压力扑面而来。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他挺直腰板,紧紧攥着拳头,仿佛在宣誓着自己的信念。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打破了朝堂的宁静。
所有人都向声音的来源望去,只见一名侍卫神色慌张地跑进了大殿,他嘴唇颤抖着,似乎要禀报什么。
侍卫的脸上写满了惊恐,眼神中带着一丝慌乱。
他张了张嘴,正要开口禀报,却被门口突然出现的一道身影打断。
那人身穿华丽的朝服,面容冷峻,眼神如刀,他缓缓走进大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最终停留在段云的身上,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笑容。
“世子,好久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