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第75章 舌战群儒破抨击,革新高潮展雄图

金碧辉煌的朝堂之上,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琉璃瓦顶折射的阳光,也仿佛被这股无形的压力扭曲,变得黯淡无光。

段云一身锦袍,在群臣环伺之下,显得格外挺拔。

他笔直地站在那里,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却又内敛沉稳。

他的目光扫过殿内,那些平日里高谈阔论、自诩清高的文人,此刻正襟危坐,眼神中带着或是不屑、或是讥讽的意味。

尤其是站在最前方的孔夫子,须发皆白,面容古板,正用一种近乎审视的目光打量着段云,仿佛要将他身上的每一处细节都刻入眼中。

那些站在孔夫子身后的,则是他带领的文人学子,个个面色不善,仿佛段云是什么洪水猛兽一般。

段云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胸腔中那颗剧烈跳动的心脏。

他知道,今日这一战,绝非寻常。

这些文人,最擅长的便是引经据典,搬出祖宗之法来压制革新。

他们固守陈规,视变革如洪水猛兽,想要彻底扼杀自己的所有努力。

他的双手在袖袍下紧紧握成拳头,指甲深深地嵌入掌心,带来一阵阵刺痛。

这股痛感,反而让他更加清醒。

他绝不能退缩!

他肩负着整个镇北王府的未来,更肩负着改变这片大陆的使命。

他压下心中翻涌的紧张,脑海中飞速运转,将自己准备好的应对之词一一过滤。

他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击溃这些腐朽的旧势力,让革新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此刻,他不再是那个初来乍到的落魄世子,而是一个身负重任、决心改变一切的革新者。

他的眼神如寒星般闪耀,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那是自信,更是决心。

他挺直了脊背,仿佛一棵不屈的劲竹,任凭风雨飘摇,仍旧屹立不倒。

他知道,这是一场硬仗,但他绝不会退缩半步。

就在这时,站在最前方的孔夫子,终于缓缓地开口了,他的声音不大,却如同一记重锤,敲击在所有人的心头:“段世子,老夫有一事不明,还望世子能解惑。”

“请讲。”段云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仿佛一颗定海神针,瞬间平复了朝堂上躁动的气息。

孔夫子捋了捋胡须,“世子推行的革新之法,乃是舍弃祖宗之法度,行无稽之谈,此举岂不是对圣贤的亵渎?此等离经叛道之举,老夫绝不能苟同!”

孔夫子的话音刚落,殿内便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那些文人仿佛找到了主心骨,纷纷出言指责段云的革新之策,唾沫横飞,仿佛要将他生吞活剥一般。

段云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这些老家伙,果然还是老一套。

他环视四周,目光如炬,扫过那些义愤填膺的文人。

“孔院长此言差矣,所谓祖宗之法,亦是因时而变,若一味固守陈规,不思进取,那岂不是要将国家置于死地?”

他顿了顿,提高了声调,“想当年,商鞅变法,秦国才能一统天下;汉武帝推行新政,才有了汉朝的盛世。难道,诸位认为商鞅,汉武帝也是对圣贤的亵渎?”

他此言一出,朝堂上瞬间安静了下来,那些文人被他犀利的反驳堵得哑口无言。

段云的目光越发锐利,继续说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变则亡。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要敢于打破旧的枷锁,才能创造新的辉煌!”

“歪理邪说!蛊惑人心!”孔夫子被段云的反驳激怒,指着段云怒声呵斥。

“老夫看你就是想颠覆纲常,乱我朝纲!”

“孔院长此言过于武断了吧?”段云的声音不卑不亢,充满了力量,“我所推行的革新之策,乃是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国家更加强大,何来颠覆纲常之说?”

他随即转向站在一旁的秦学士,眼神示意。

秦学士会意,立刻站出来,声音清朗有力,“世子所言极是,革新乃是利国利民之举。我等当效法前贤,敢于尝试新的道路,而非固守陈规,苟且偷安!”

秦学士的话音刚落,一些大臣也开始小声议论起来,他们被段云和秦学士的言辞所动摇,对段云的革新政策产生了一丝认同。

段云感受到气氛的变化,嘴角微微上扬

然而,就在这时,站在文臣队伍末尾的刘御史,却突然站了出来,他面色阴沉,眼神中带着一丝阴鸷的光芒,冷冷地看着段云,嘴角露出一抹诡异的微笑。

他缓缓地说道,“段世子,你口才不错,但这并不能掩盖你以下犯上的事实。” 他的声音不大,却如同一道惊雷,在朝堂上炸响。

刘御史的出现,像是一把尖刀,猛地刺破了朝堂上刚刚缓和的气氛。

他阴冷的目光,如同一条毒蛇般,紧紧地盯着段云,嘴角勾起的那抹冷笑,更是让人不寒而栗。

“段世子,你口才不错,但这并不能掩盖你以下犯上的事实。”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提高,“老臣要弹劾你,在边境私设兵营,专权跋扈,意图谋反!”

此言一出,朝堂顿时一片哗然,众臣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那些原本被段云说动的官员,此刻也犹豫起来。

毕竟,谋反可是大罪,一旦沾上,便是株连九族。

段云闻言,心中冷笑一声,早就料到这些老家伙会耍阴招。

他面色不变,反而更加镇定自若,他环视四周,将那些惊疑不定的目光尽收眼底,随后才不慌不忙地看向刘御史,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容,“刘御史,你可真是好大的胆子,空口白牙,就敢诬陷朝廷重臣?你口口声声说我专权,证据何在?”

刘御史似乎早就预料到段云的反问,他从袖中掏出一卷奏折,呈给龙椅上的皇帝,“陛下请看,这都是微臣搜集的证据,段云私自在边境招兵买马,还豢养私兵,此等罪行,罪不可赦!”

皇帝接过奏折,脸色逐渐阴沉下来,殿内气氛也随之凝固,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就连空气都仿佛被抽干了一般。

然而,段云却丝毫不惧,他向前一步,神情肃穆,语气铿锵有力,“陛下,微臣所做一切,皆是为了边疆稳定,保卫我大梁百姓。所谓的私设兵营,不过是为了训练新兵,抵御外敌。若没有这些新兵,边境早已沦陷,哪还有今日的安稳?”

他从袖中拿出另一份奏折,语气更加坚定,“这是微臣连夜整理的边境部署图,上面详尽地记录了每一个营地的设立,训练的内容,以及所需的物资,微臣的一切行为,皆是为了国家,绝无半点私心。”

段云的奏折一出,朝堂之上,又是一阵惊呼,许多官员纷纷凑上前去,仔细查阅奏折上的内容,而皇帝也是面色缓和了许多。

“至于刘御史口中的豢养私兵,更是无稽之谈!这些新兵都是经过朝廷考核的良民,刘御史为了诬陷我,竟然不惜栽赃陷害,真是其心可诛!”段云的目光如利剑般射向刘御史,“刘御史,你可敢对天发誓,你所言句句属实,没有任何虚假?”

刘御史脸色大变,他没想到段云会如此狡猾,竟连边境部署图都准备好了,他面色苍白,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不敢发誓了吗?呵呵,让我来告诉你真相!”段云冷笑一声,随后转向皇帝,声音掷地有声,“启禀陛下,刘御史已经被边境敌军收买,他所谓的证据,全都是为了构陷我!这些所谓证据,是敌军为了挑拨我朝廷内乱,刻意制造的陷阱!刘御史通敌卖国,罪该当诛!”

段云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掀起惊涛骇浪,众臣纷纷指责刘御史,而刘御史则是面如死灰,双腿一软,直接瘫坐在地上。

皇帝龙颜大怒,当即下令将刘御史押入天牢,等候发落。

段云的这一番舌战群儒,不仅成功化解了危机,还让众人看清了刘御史的真面目。

皇帝龙颜大悦,当场批准了段云的部分革新政策,尤其是军事改革和经济改革。

段云知道,这仅仅是开始,他的雄图霸业,才刚刚拉开序幕。

此刻,他嘴角微微上扬,一抹胜利的笑容浮现在他的脸上,深邃的眼眸中,更是燃烧起熊熊的火焰。

他看向站在人群中,眼神同样充满喜悦的谢瑶,微微颔首,随后又转身,看向龙椅上的皇帝。

“陛下,微臣还有一事……”

段云挺拔的身姿立于朝堂之上,接受着文武百官的恭贺。

阳光透过殿堂高窗,在他锦袍上洒下点点金光,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耀眼的光辉。

他嘴角噙着淡淡的笑意,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如同璀璨的星辰,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

他的每一步都显得那么从容不迫,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自信。

此刻的他,不再是那个落魄的世子,而是一位真正掌控着命运的革新者,他的名字,必将铭刻在这片大陆的历史之上。

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人群,落在了谢瑶的身上。

她站在人群中,一袭淡雅的罗裙,衬托出她清丽脱俗的气质,宛如一朵盛开的白莲,在喧嚣中散发着宁静的光芒。

她眼波流转,眼底的笑意温柔而坚定,仿佛在诉说着她对段云的骄傲和支持。

两人视线交汇,无需多言,彼此眼中都充满了喜悦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整个朝堂都被这股积极向上的氛围所笼罩。

大臣们纷纷低声交谈,言语中充满了对段云的赞许和对未来的期待。

就连那些平日里固执己见的老臣,此刻也放下了心中的芥蒂,开始思考革新带来的可能性。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希望的气息,仿佛新生的嫩芽正在破土而出,昭示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

段云感受着这股蓬勃的力量,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革新的道路还很漫长,前方还有无数的挑战等待着他。

但是,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孤身奋战的少年,他的身后,站着无数支持他的人,他的心中,也燃烧着一股永不熄灭的火焰。

他嘴角微微上扬,转身看向龙椅上的皇帝,正欲继续进言,却不曾注意到,朝堂角落处,几位老臣交换了一个隐晦的眼神。

他们隐藏在宽大的衣袖下的双手,紧紧地握成了拳头,眼中闪烁着阴鸷的光芒。

他们的脸上,没有丝毫的喜悦,只有深深的不甘和愤怒,他们如同潜伏在黑暗中的毒蛇,正等待着再次出击的机会。

段云并不知道,他刚刚取得的胜利,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平静。

“陛下,微臣……”段云刚开口,却被一声尖锐的嗓音打断。

“段世子,且慢!”一个阴恻恻的声音传来,回荡在大殿之上,仿佛来自地狱的低语,让人不寒而栗。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所吸引,纷纷望向声音的来源之处。

段云目光一凛,心头一沉,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攥紧。

他缓缓转身,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那里,站着一位身穿紫色官袍,面色阴沉的老者,他正眯缝着眼睛,嘴角带着一丝诡异的微笑,缓缓地走了出来,他的身后,则是几位面色不善的官员……

本章已完结